很多車主都是根據(jù)道聽途說的“經驗”養(yǎng)成自己的用車習慣,但事實上有不少我們本以為正確或奉為“常識”的駕駛行為,是有偏差甚至錯誤的。一些習慣性操作可能并沒有起到車主所預期的效果,甚至無形中對愛車造成了危害。老司機這就總結下日常用車時大家可能存在的常識性錯誤,快來看看這里面有沒有你。
新車在出廠前已進行過冷磨合處理了,新車的各種狀態(tài)已經被廠家調校至最佳,在正常使用過程中慢慢磨合即可,沒有必要特意去做磨合。比如刻意保持低速行駛或者低轉速換擋等。
老司機提醒:雖然沒有必要特意磨合,但一些車型在用戶手冊上會標明新車的行駛注意事項。例如寶馬保養(yǎng)手冊會注明“前2000公里不要超過4500轉,前4000公里速度不要超過160公里/小時”等,奇瑞的說明書上會寫“新車在前5000公里時時速最好不超過100公里,轉速不超過3000轉/分鐘。”這些需要車主特別注意,并遵照執(zhí)行。另外,剛度過磨合期的車子由于磨合期內總保持低速、短途行駛,適當跑高速有助于清除車內燃燒不完全造成的積碳。
汽車長時間怠速是因為城市道路擁堵,避免不了長時間的走走停停。其實發(fā)動機在怠速時所消耗的燃油是最多的,因為怠速是要維持發(fā)動機的基本運轉,發(fā)動機的噴油量是恒定的,而且不進入閉環(huán)控制,所以省油和減少排放這兩點都做不到,這也是為什么汽車在怠速時的瞬間百公里油耗會那么高的原因。
當然各廠商也都應用了省油技術——自動啟停技術,其實這個技術的目的就是省油而且也做到了。車主也不用擔心他會出問題,因為一個技術的應用必須經過試驗考驗。
現(xiàn)在的天氣已經越來越冷,很多人都已經開始使用空調制熱了,但是使用時也像制冷一樣打開自動空調的AC開關,其實制熱時并不需要打開AC開關。因為空調在制冷和制熱時分別使用兩種不同的系統(tǒng),制冷是靠壓縮機、壓縮制冷劑,經過冷凝機冷卻之后形成高壓液體,通過蒸發(fā)箱來達到制冷的效果。
老司機提醒:如果打開AC開關會在行駛過程中增加油耗,而且制熱效果也不太好。
汽車保養(yǎng)時發(fā)動機油一直是廣大車主關心的問題,每次保養(yǎng)需要加多少機油很多車主都會詢問修車師傅,會有一些車主直接加一瓶而且還不在少數(shù)。
機油加多了的表現(xiàn)是會增加曲軸連桿機構的轉動阻力,又會使飛濺到氣缸壁上的機油增多,造成燃燒室積碳增加,降低發(fā)動機功率,增加磨損,影響排放。當然很多車主會根據(jù)機油標尺確定機油的量,只要不超過上限就好,有些汽車的機油油位會顯示在儀表盤上。所以在加機油時盡量不要超過油尺上限。
一輛車的安全系數(shù),我們該如何判斷?很多車主都是覺得和安全氣囊的數(shù)量有關系,這個說法看似很正確。但是還要提醒一下大家行車安全的問題,最近網(wǎng)上有很多豪車出事故身亡的事件,這些車上的安全配置不是不高,但是車主的開車習慣和速度實在讓人汗顏,在那種急速的情況下安全措施并不是萬能的,只能增加存活的幾率而已。所以按照交規(guī)行車才能最大的保證人身安全,最后一點非常重要,一個安全氣囊也許比不上一根安全帶可靠。
相信不占兩三條以上的用車誤區(qū),您也肯定占一條了。趕緊看看老司機的講解,來徹底改掉這樣的誤區(qū)吧!還有什么大家覺得用車誤區(qū)存在的問題,歡迎大家留言共同討論!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