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鋼結構、重型機械、船舶等領域的工業(yè)涂裝多選用油漆,但在嚴峻的環(huán)保態(tài)勢下,這一現象將改變。我國標志性的鋼結構建筑——國家體育場鳥巢,在8月進行了“水漆第一刷”,樹立起鋼結構涂裝“油改水”的典范。
據了解,“油改水”是我國為治理大氣污染,針對涂裝行業(yè)出臺的行業(yè)性政策。為推進“油改水”進程,國家先后從環(huán)保法、產品消費稅、企業(yè)排污費等角度著手,開展了一系列工作。
今年,環(huán)保部審議并原則通過的《“十三五”揮發(fā)性有機物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對“油改水”具體工作內容再次框定,加大了對油漆生產和使用的限制力度。9月1日起,京津冀三地統(tǒng)一實施的《建筑類涂料與膠粘劑揮發(fā)性有機化合物含量限值標準》,則進一步擠壓了油漆生存空間,京津冀地區(qū)鋼結構建設,將不能再使用VOCs含量高的油漆。
據專家介紹,鋼結構作為重要的建筑形式,以其良好的延伸性、抗震性和施工周期短等特點,在建筑業(yè)中得到廣泛應用,尤其在超高層及大跨度建筑等方面,顯示出極強的適應力。
然而,鋼結構強大的生命力,建立在涂料保護的基礎之上。一旦它暴露在空氣中,它就會生銹,而且大氣中的鹽霧、二氧化硫、硫化氫和灰塵也會加速它的腐蝕。同時,鋼結構的防火隔熱保護問題也不可忽視。在高溫下,鋼材的力學性能,諸如屈服點、抗壓強度、彈性模量以及荷載能力等都迅速下降,失去支撐能力,導致建筑物垮塌。
按傳統(tǒng)做法,鋼結構以油漆涂刷表面,但油漆不僅污染大氣,還直接危害接觸者的健康。據建設部和中國消協(xié)公布的數據顯示,我國每年由于室內空氣污染引起的死亡人數就達11.1萬人,平均每天約304人,其中油漆工是最多的。所以,油漆一直飽受爭議。
近年來,水漆技術的提升,為這一問題提供了解決途徑。據水漆企業(yè)技術人員介紹,目前我國能生產的鋼結構用水漆,采用高分子樹脂、助劑,有獨特的防銹功能。而且,其以水為稀釋劑,不燃不爆而且無毒,在能保障消防安全的前提下,還環(huán)保健康。從技術標準上來說,它們已經能基本替代油漆。
在國家體育場鳥巢的“水漆第一刷”后,在以鋼結構為代表的工業(yè)涂裝領域,油漆將逐步退出,水漆很快會引領鋼結構涂裝的新風尚。
責任編輯:王姍菲
- 最新產業(yè)資訊 頻道推薦
-
摩拜單車引領“中國智造”走向全球 正式進入2017-11-1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