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福州新聞
分享

海峽網3月15日訊(海都記者 劉龍海)3月3日起,本報發(fā)起了為期一周的“金融消費安全調查”,此次調查的內容包括銀行服務、銀行收費、銀行卡使用、電信詐騙、網絡金融詐騙、理財產品風險、個人征信、保險安全風險等8個方面。投票結果顯示:投票數排在前三位的分別是“電信詐騙”、“網絡金融詐騙”與“銀行卡使用問題”,占比分別為36%、32%、31%。接下來,我們將邀請我省銀行界人士對大家關注的金融安全問題進行分析,并給出對策。

今天要聊的話題是“電信詐騙”。記者走訪我省銀行界了解到,目前“電信詐騙”有兩種較為常見的手法。

騙術一 謊稱“退款”誘用戶進釣魚網站

行騙手法:冒充網上店家來電,謊稱持卡人購買的商品缺貨將給其退款,隨后騙子以短信形式發(fā)來退款鏈接。持卡人點擊后將會進到冒充的網購平臺退款官網,被要求登記其個人信息,騙子從網站后臺獲取個人信息后,再騙取持卡人支付驗證碼,進行盜刷。

光大銀行福州分行提醒:在接到“店家”來電后,先聯系網購平臺官方客服,判定來電者的真實身份;不要點擊以短信形式發(fā)來的任何鏈接;在收到動態(tài)驗證碼時,請仔細核對短信中的業(yè)務類型、交易商戶和金額是否正確。

騙術二 冒充公檢法使出連環(huán)騙術

行騙手法:一人冒充快遞員或電信、郵政等工作人員給事主打來電話,再由“所謂工作人員”將電話轉至“公安局”、“檢察院”或“法院”,稱事主的身份證信息泄露,涉嫌洗黑錢、販毒、詐騙等犯罪,要求事主配合調查。行騙時,騙子還會通過傳真或網絡出示有事主照片、身份證等信息的假的通緝令,讓受害者信以為真,從而落入圈套。

中國銀行福建省分行提醒:公檢法人員絕不會僅通過電話通知你涉案,更不會要求轉賬驗證;騙子往往使用改號軟件冒充公安機關號碼打來電話,接到這類電話可直接向當地公安機關核實;要求當事人登錄所謂公安、檢察院網站查看通緝令,肯定是假的,一定不要相信。

責任編輯:林航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軟科中國大學排名發(fā)布!福建3所高校進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人妻中出,国产精品视频分类精品,欧洲精品精美色视频在线观看,91九色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