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玉登用儀器檢測模具產(chǎn)品。記者 歐陽進權 攝
“林主任,祝您‘五一’快樂。您什么時候有空的話,到我們學校給孩子們講講工匠精神。”29日,福州多所學校向全國勞動模范、全國技術能手、福建上潤精密儀器有限公司工模中心副主任林玉登發(fā)來邀請。“五一”假期過后,林玉登將走進多所學校宣講工匠精神。
“沒有一流的技工,就沒有一流的產(chǎn)品。為了掌握精密模具、先進制造技術,我經(jīng)常反復分解組裝復雜模具,在單調枯燥的實踐中不斷學習提升。”日前,在福建農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經(jīng)濟管理學院舉辦的勞模進校園主題宣講中,林玉登分享了自己的成長經(jīng)歷,向大家詮釋“一輩子認真做一件事,一定會成功”的人生信條。
“年輕人如果沒有一技之長,如何談安身立命?我希望通過講述我的成長經(jīng)歷,給年輕學生一些啟發(fā)。”林玉登說。
永泰人林玉登1994年從三明技工學校畢業(yè)后進入上潤公司。學徒的3年時間里,他起早貪黑學習技術,出師時對發(fā)絲般粗細的加工精度已駕輕就熟。
在位于馬尾區(qū)興業(yè)西路的上潤精密儀器有限公司工模中心,記者看到,工模中心擺放著各類模具。用這些模具生產(chǎn)出來的零部件,大的不足巴掌大,小的要在顯微鏡下放大30倍才看得清上面的紋路。很多產(chǎn)品精度要求達到0.01毫米,差不多是一根頭發(fā)絲直徑的六分之一。
在精密制造的世界里,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林玉登每天與0.01毫米“較真”。完成CH31計時跑秒機芯模具的研發(fā)時,林玉登帶領團隊花了3個月時間,反反復復試驗才啃下這塊“硬骨頭”,打破日本精工、西鐵城在該領域的全球壟斷,推動中國表芯產(chǎn)品從低端向中高端發(fā)展。
多年來,林玉登設計與制造200多副模具,涉及116個品種,已全部投入生產(chǎn)線。這些模具小到手表機芯研發(fā),大到我國的載人航天工程。位于貴州的射電天文望遠鏡“中國天眼”被譽為“全球第一天文望遠鏡”,支撐天眼的1.9萬多根桁架結構軸是林玉登帶領團隊“智造”出來的。當時每個桁架結構軸尺寸不同,精度要達到0.01毫米,團隊最初按設計圖做了多次試驗均不成功,有人說“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林玉登不斷調整工藝,最終在一年內完成加工任務。團隊成員王茂松說:“這里沒有什么捷徑,林師傅就像平時一樣慢慢地調整,一絲一毫地微調。”
勞動創(chuàng)造幸福,奮斗書寫華章。今年50歲的林玉登用29年的專注和共產(chǎn)黨員的擔當,從一名普通模具鉗工成長為技能大師,用智慧和汗水詮釋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20多年來,林玉登始終保持著一顆匠心,50多本筆記本密密麻麻地記錄著工作心得與操作方法。一有時間,他就會拿筆記本來看。林玉登說:“只要把簡單的事情做到極致,再小的工作,也能闖出一番廣闊天地。”
從制造大國走向制造強國,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前赴后繼地攻堅克難。在提升自我的同時,林玉登不忘組建團隊,把好的技藝傳承下去。林玉登說,當前國家重視職業(yè)教育,有很好的頂層設計,希望有更多年輕人加入進來,一起為“大國智造”奮斗終身。培養(yǎng)一名合格技師至少需要8年。現(xiàn)在上潤有一個以林玉登名字命名的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由黨員技師“結對傳幫帶”,工作室目前已培養(yǎng)出近30名技師、高級工。(記者 歐陽進權)
責任編輯:肖舒
- 福州開展勞模工匠“四進”活動2023-03-04
- 全省“勞模工匠進校園”活動在莆田學院啟動2023-02-20
- 省部級表彰!福建建工集團兩名同志榮獲全國住建系統(tǒng)勞模2023-02-14
- 福州市實現(xiàn)未享受體檢保障機制勞模體檢全覆蓋2022-10-09
- 福建省首屆勞模(工匠)本科班開始招生2022-07-26
- 福建省首屆勞模(工匠)本科班開始招生2022-07-25
- 福州市工人文化宮二宮游泳館試營業(yè) 各級勞模免費2022-07-21
- 省市勞模體檢標準提高至每人1000元2022-05-12
- 福建省勞模進校園講述工匠精神2022-03-18
- 福州:勞模宣講“四進”活動啟動2022-03-02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西泠印社重磅藏品集體亮相!“百年印社 千秋2023-04-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