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體育場所向社會開放是提高國有資產投資效益的需要,是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建設節(jié)約型社會,提高政府公共服務能力的具體舉措。”七年前,省市出臺有關文件,“學校體育場所向社會開放”進入公眾視野,并得到了社會的大力歡迎。我市有包括龍巖一中、龍巖市高級中學、松濤小學在內的47所中小學被列為國家級、省級的向公眾開放的試點學校,新羅城區(qū)有13所。
多年過去了,記者7月19日隨機踩點巖城幾所學校發(fā)現(xiàn),開放程度并不太理想,“外來人員不準入內”這種情況居多。究其主要原因是,害怕校園安全事件,校方多有顧慮。
現(xiàn)場:一中氛圍好,松濤、龍高不放行
當日下午四點,記者選擇了開放試點學校中的三所進行踩點。在龍巖一中內,不少社會人士在跑步(如圖),學生正在踢足球,還有家長帶著孩子打羽毛球或休閑地慢走。一位跑步的藍先生稱,學校在學生沒上課期間都有向社會開放,他下班時間后過來跑步的習慣已經堅持兩年多了,“這里運動氛圍好,我還結交了許多跑步的朋友。”
而與一中熱鬧場面形成反差的則是松濤小學和龍巖高級中學的冷清。“現(xiàn)在學校的體育設施都上鎖了,別說社會人士,就連住在學校里的老師都不能進去。”松濤小學當日執(zhí)勤的門衛(wèi)人員告訴記者,學校不允許外來人員進出校園。這個回答也出現(xiàn)在了龍巖高級中學。
說法:有人受傷了,到底誰負責?
問及不開放的原因,前述兩所學校說辭類似。“如果有人受傷了,要誰負責,到時候是不是又找學校呢?”松濤小學的值班人員說。龍巖高級中學的值班人員稱,主要還是擔心校園安全問題,沒人愿意擔這個責。
就校方的顧慮,隨機受訪的不少市民表示能夠理解,但也有部分鍛煉者認為,這是校方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tài),干脆“閉門”圖個省事。
據(jù)教育部門介紹,自2009年文件出臺后,全省各地學校也是積極響應,但在南平學生被砍等幾件校園安全事件發(fā)生后,省安監(jiān)局下文規(guī)定,非教職工、學生等人員不得隨意進出校園。這就和“體育場所向社會開放”“打架”了。自此,校方心有余悸,將校園安全擺在重要位置。
“而既有學校的體育場所功能布局不科學也是一個原因。”市教育局體衛(wèi)藝科科長李明告訴記者,既有的不少學校生活區(qū)、教學區(qū)與運動區(qū)分區(qū)不明顯,進去鍛煉就必須經過教學樓和生活樓,但要求校方進行改造,又涉及經費和人員服務問題,因此,校方的積極性也不高。
建議:明確責任認定,打消學校顧慮
針對學校在安全方面的顧慮,記者了解到,省市文件也未出臺一份具體的實施方案,特別是責任認定這方面,無文件可依。
李明就當前存在的問題和擔心建議,政府牽頭發(fā)展群眾體育事業(yè),并配套經費用于現(xiàn)有學校體育場所的改造,及場地開放期間的維護費和人員服務費等。最重要的一點是打消學校后顧之憂,學校體育場所在開放期間應認定為公共場所,明確責任認定,不能一旦有人受傷在校園,責任就由校方承擔。
而福建匯才律師事務所的林桂紅律師認為,鍛煉人員是成年人則應自己盡到安全義務,未成年人則由監(jiān)護人盡到安全義務。學校的體育場所在免費開放的情況下,不存在過錯,盡到了安全防范義務,如保證器材設施的安全合格,以及有關風險告知等,那么鍛煉人員在鍛煉時出現(xiàn)了安全意外事故則不應由學校來承擔。
責任編輯:趙睿
- 最新龍巖新聞 頻道推薦
-
龍巖一司機超員瘋狂倒車想逃 乘客“出手”制2017-04-1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