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網(wǎng)4月5日訊 昨天下午3點,在泉州鯉城區(qū)常泰街道上村,小蘇和家人掃墓回來的路上,發(fā)現(xiàn)一只奇怪的“四腳蛇”。說它奇怪是因為,第一眼看到它時,它是白色的。出于好奇,想弄個明白,小蘇就把它抓回家了。
遇水變色前
遇水變色后
“小時候抓過很多四腳蛇,但白色的,長這么大,還是第一次見,不知道它有沒有別的名字”,回到家后,小蘇喚來周圍的鄰居朋友,也沒有人見過白色的“四腳蛇”。更奇怪的是,把這支“四腳蛇”放水里,它馬上就變成黃綠色了,這令小蘇驚訝不已。
海都記者看到,這只白色“四腳蛇”長約30厘米,通體銀白色,有四只腳,爬行速度快,與一般的四腳蛇形狀差不多。往“四腳蛇”身上一點點淋水,從頭開始,一旦碰水,碰水部分的白色立即變成黃綠色,當“四腳蛇”渾身接觸到水,通體白色就瞬間變成黃綠色,變化從頭到尾,發(fā)生時間不到3秒。
泉州野生動物保護管理站的楊站長看到白色“四腳蛇”的照片和變色過程的視頻后說,它就是我們平時看到的四腳蛇,學名中華石龍子,無毒。對于它的變色功能,楊站長解釋,因為水溫改變了它的體溫,所以體表發(fā)生變色,不足為奇。當下春季,清明剛過,溫差大,雨水多,在野外活動時,我們都可以看到平時少見的動物。他提醒讀者們,在野外不要隨便抓捕小動物,安全第一。(海都記者 韓婧)
責任編輯:陳錦娜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