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叢竹”翠竹繞 修舊如舊文脈承
復建工程預計下月底完工
作為泉州舊八景之首,古城生態(tài)修復城市修補“七個一”工程的“小山叢竹”復建牽動人心。去年10月,復建工程啟動,目前園內4棟建筑、2座紀念亭和晚晴室的修繕正在加緊推進,園林景觀營造方案已經(jīng)完成,預計11月底完工,“小山叢竹”昔日的景觀風貌將得以再現(xiàn)。
“修舊如舊”工藝技法力求還原歷史風貌
“小山叢竹”地處泉州城北,朱熹、弘一法師等名家大儒在此筑亭、題字、遍植叢竹。特別是南宋以來,古代官員和文人墨客途經(jīng)泉州必到“小山叢竹”朝拜朱熹,該園因此聲名遠播。不到10畝之地,卻承載著一段段濃墨重彩的歷史,是泉州古今“對話”的一個窗口。
“‘小山叢竹’的復建以恢復歷史原貌為主,采用的材料都是回收的老構建。”項目負責人介紹,基于“保護、還原”的出發(fā)點和打造精品文化園林的初衷,設計組走訪了泉州規(guī)劃專家顧問組、方志委、博物館、民間文史專家等,搜集大量文字圖片資料,最終“小山叢竹”的保護修繕方案基本還原了歷史風貌,還原“不二祠”、“過化亭”等建筑,文物保護點“晚晴室”還單獨設計了保護修繕方案。古建建造部分邀請了閩南古民居營造技藝非遺傳承人的團隊來參與設計、建造,力求重現(xiàn)當年風貌。目前大部分建筑主體基本完成,正進行最后的收尾工作。
再現(xiàn)“翠竹環(huán)繞”園林景觀營造以“竹”為主
據(jù)史料記載,“小山叢竹”原有低矮山丘,翠竹環(huán)繞、古木參天,環(huán)境極為幽雅。復建工程的園林景觀營造方面,將在保留現(xiàn)有喬木的基礎上,打造以竹為主的核心景觀。為了確保工程質量,市城市管理局還專門組建了古建園林專家組,全程跟進建筑材料、技術工藝及園林景觀建設。
“‘小山叢竹’點睛之處在于以各類竹子為主的景觀,這也是我們園林營造的重點。其他植物種類按照園區(qū)歷史文化公園定位來搭配。專家指導組會跟施工隊一起到現(xiàn)場挑選比較合適的樹木,不單從冠幅、胸徑等要求考慮,我們還要挑選姿態(tài)比較好的、符合園區(qū)氣質的植物種植。”市城市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綠化景觀營造施工正加緊推進,預計月底將基本完成。
此外,周邊都督巷、模范巷、執(zhí)節(jié)巷等7條街巷整治工作也同步開展。(殷斯麒)
責任編輯:唐秀敏
- 最新泉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泉州孕婦臨產恰逢晚高峰! 滴滴司機、惠安交2019-10-2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