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午餐午托 拓展升級課后服務
市區(qū)部分學校探索午托服務,全市城區(qū)學校90%以上推行“2+3”模式
午托一直是不少家長關心的話題。特別對于雙職工家庭而言,下班時間與學校放學時間不一致,接送孩子、做午飯、輔導作業(yè)分身乏術,讓他們深受困擾。有的家長只好將孩子托付給校外午托機構(gòu),但機構(gòu)的良莠不齊又讓家長們放心不下。記者了解到,目前泉州中心城區(qū)已有部分公辦中小學克服重重困難,陸續(xù)開展午托服務,不僅免除家長的后顧之憂,也大受孩子們的歡迎。
用餐組織有序
餐后活動豐富
近日,記者走進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學,切實體驗了一番午托服務。放學前,工作人員提前將裝好飯菜的保溫箱搬到了用餐地點。11時10分,上午的下課鈴聲準時響起。午餐管理人員開始組織學生飯前洗手,并有序發(fā)放午餐。孩子們排隊自主領餐,秩序井然。當日午餐葷素搭配,有雞扒、肉釀豆腐、大白菜和一份湯。領到餐的同學紛紛打開餐盒,津津有味地品嘗起來。幾乎每位同學都將飯菜吃了個精光。吃完飯后,同學們將餐盒蓋好,分類重新放入保溫箱。
午餐后的活動可謂豐富多彩。同學們在教室里看書、下棋、寫作業(yè),更有老師全程陪伴、答疑解惑。13時,活動時間結(jié)束,孩子們便進入了休息時間。一個小時后,午托結(jié)束。
“在學校午托挺好的,每天午餐的菜都有變化,而且葷素搭配,有肉有湯,挺豐富的。”該校六年級(10)班的葉恬萌從學校去年秋季開始開展午托服務時,就報名參加了。她說,父母工作都很忙,在學校午托不僅解決了午餐問題,還有老師全程陪伴指導,能和同學多多交流,讓她覺得很不錯。
“我是這個學期開始在學校午托的,在學校午托,可以節(jié)省路途上的時間,多些休息和寫作業(yè)的時間。”六年級(6)班的白中海告訴記者,除了午托,他還報名了下午課后延時服務。“課后延時服務寫作業(yè)時有老師輔導,我還學習了朗誦和英文配音呢。”白中海開心地介紹道。
委托餐飲公司配餐
安排教師全程陪伴
據(jù)了解,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學自去年秋季起開始開展包括午托和晚托兩種課后延時服務,目前共有150名學生參加午托服務。學校堅持“立足需求、積極服務、家長自愿、學校受托”的原則,依托鯉城區(qū)教育集團子公司泉州崇德教育產(chǎn)業(yè)服務有限公司,對學校課后服務的配餐、課程、保險等進行統(tǒng)一管理。其中南北兩個校區(qū)的午托用餐分別委托兩家有相關資質(zhì)的餐飲公司進行配餐。學校實行校長陪餐制度,每個校區(qū)每日安排帶班行政人員1名、安保人員1名,對課后延時服務工作進行巡視管理,確保課后服務質(zhì)量。每個午托教室安排值班教師1名,值班教師由本校任課教師擔任,輪值進行。
“開展課后服務并不容易,要克服用餐、教師調(diào)配等各種問題,學??朔N種困難,積極開展課后服務,以滿足有需求的學生。”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學校長曾鳳蓉表示,“雙減”工作除了減輕學生過重的作業(yè)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還要減輕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長相應的精力負擔。課后服務是一項民生工程,是推動“雙減”的重要舉措,也是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和健康成長的惠民舉措。午托服務開展一年來,受到不少家長和學生的好評,這也讓學校有了堅持開展午托服務的動力。
開展午餐午托服務
應當因地因校制宜
記者了解到,在泉州中心城區(qū),已有不少學校開展午托服務,有的學校自辦食堂解決孩子用餐,而大部分學校都采用配餐的形式解決學生用餐問題。如今,鯉城區(qū)除了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學,鯉城區(qū)實驗小學、立成小學、鯉城區(qū)第三實驗小學等公辦小學也依托第三方鯉城教育集團開展午餐午托服務。豐澤區(qū)有東海中學、城東中學、泉州九中、泉州師范學院附屬中學、北峰中學、烏嶼小學、渚江小學、東星實驗小學、寶山小學、泉州師院第二附屬小學等10所學校開展午托服務。豐澤區(qū)東星實驗小學于2019年8月搬入新校舍后,為了解決家長午間接送不便的問題,開始為學生提供寄午服務,學校、社區(qū)與家委共同考察有專業(yè)資質(zhì)的配送餐飲公司,為學生們配送午餐,老師會在午餐后組織學生們開展班級物品收納、衛(wèi)生勞動、書法、閱讀、輔導作業(yè)等活動,并留出時間進行午休,目前全校共1800名學生,有1500多名學生參與學校的午托服務,受到家長們的一致好評;而東海中學擁有自辦食堂,從1998年起開始探索“午修”模式,一直開展至今。
泉州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各地各校實際情況不同,因此是否開展午餐午托服務,不能簡單“一刀切”,應堅持學生自愿原則,因地因校制宜,結(jié)合現(xiàn)有條件,科學合理安排,符合作業(yè)、睡眠、體質(zhì)健康等“五項管理”要求。
2022年秋季,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在全覆蓋推行“5+2”模式基礎上,再全覆蓋深化實行“2+N”模式(“2”指“基本服務”,包括作業(yè)輔導和體育活動;“N”指“拓展服務”,涵蓋了科普類、文藝類、勞動類、閱讀類、語言類、傳統(tǒng)文化類、地域特色類、心理健康類等項目)。目前,全市339個城區(qū)學校有90%以上推行“2+3”(2項基本服務+3項拓展服務)模式,3個縣(市、區(qū))參與兩批教育部中小學管理服務平臺課后服務模塊使用試點,加強課后服務信息化管理,課后服務進入“升級版”。2022年我市下?lián)苁兄睂W校義務教育階段課后服務市級補助資金105.71萬元,鯉城區(qū)、豐澤區(qū)、洛江區(qū)等地通過核增30元或50元生均公用經(jīng)費給予配套支持,進一步健全政府財政投入、適當收費、家長合理分擔的財政經(jīng)費保障機制。(泉州晚報記者 曾聰虹 龔翠玲 通訊員 蔡國清 潘美霖)
責任編輯:唐秀敏
- 最新泉州新聞 頻道推薦
-
鳥類監(jiān)測塔“巨蛋”建成 泉州再添美麗海岸線2022-10-2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