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日報訊 (記者 衛(wèi)琳)面對疫情防控常態(tài)化要求,留廈過年的廣大市民積極踐行文明健康、綠色環(huán)保的生活方式,以實際行動度過一個文明健康年,受到央媒的廣泛關注。近日,新華社以《心中有文明,生活有幸福——文明實踐讓春節(jié)更芬芳》為題,報道了廈門市民文明過年的故事。這一報道被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經濟日報等70多家媒體轉載。
報道中,新華社將鏡頭對準春節(jié)期間活躍在前埔村新廈門人圖書館、中山路步行街等地,通過做志愿服務踐行文明生活理念的廈門市民——
“來,小朋友們,我們先把這張紅色的紙對折,然后根據黑板上展示的‘春’字的線條,用鉛筆勾勒出來……”大年初四,位于前埔村的新廈門人圖書館多媒體室內,“留廈過年”的20個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正在志愿者夏軍的指導下,剪“春”迎新春。
前埔村居民以外來務工人員為主,新廈門人圖書館于2019年9月開館,負責人陳偉介紹,春節(jié)期間,圖書館除了照常開館以外,還針對外來務工人員子女開展了包括贈書、影片展播、全家福拍攝、公益課程等活動。
留在廈門過年的小學五年級學生陳笑涵告訴記者,她一周至少來圖書館四次,“我很喜歡這個圖書館,因為能在這里學習到很多東西。”
“今年很多外來務工人員留‘廈’過年,我們就專門設計了這些活動,一方面希望豐富孩子們的寒假生活,另一方面也想讓家長們能安心工作。”陳偉說。
在廈門的百年商業(yè)步行街中山路上,一群“紅馬甲”活躍在文明旅游宣導志愿服務點,其中包括十歲的王藝璇。
“我的角色是文明小導游,主要是對游客進行文明宣導,比如垃圾不落地,勸導游客不能在步行街吸煙等等。”王藝璇說,她在這里已經服務4年多。
廈門市思明區(qū)城市義工協會會長王忠武介紹,中山路志愿點在2013年成立,率先創(chuàng)新開啟了親子義工服務。
“春節(jié)大家都講究儀式感,對我們志愿者來說,過年穿上紅馬甲,全家參加義工活動,這就是最有意義的春節(jié)。”王忠武說。
據了解,今年春節(jié)期間,市委文明辦部署開展了文明健康綠色環(huán)保生活方式五大專項活動,倡導廣大市民要培養(yǎng)文明行為習慣,養(yǎng)成健康生活方式,弘揚崇尚節(jié)約理念,樹立綠色環(huán)保觀念,助力廈門常態(tài)化疫情防控,得到廣大市民積極響應。新華社等央媒均對此點贊,認為廈門市民展現出一座文明城市應有的文明自覺,讓文明成為牛年春節(jié)的新時尚,讓春節(jié)生活更芬芳。
責任編輯:唐秀敏
- 廈門同安:人面櫻花相映紅2021-02-18
- 廈門地鐵3號線隧道春節(jié)“洗澡”2021-02-13
- 央視《新聞聯播》點贊廈門倡導文明生活方式2021-02-13
- 在這里感受家的溫暖 廈門市臺灣教師之家揭牌成立2021-02-09
- 最新!福州、廈門、泉州發(fā)布一批人事消息2021-02-09
- 廈門臺胞發(fā)起春節(jié)愛心獻血接力活動2021-02-08
- 臺胞按大陸企業(yè)注冊率先在廈門自貿片區(qū)落地登記2021-02-08
- 廈門成立“臺灣教師之家”2021-02-07
- 彩化提升工程啟動 廈門山體“開花”了2021-02-04
- 看好“十四五”新機遇 廈門臺商持續(xù)增資擴產2021-02-01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廈門江頭街道“三不三訪”暖心不斷2021-02-2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