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練現場(本文圖片由盧麗娟提供)
東南網漳州7月13日訊(本網記者 盧麗娟 通訊員 陳惠萍 詹亮 盧志能)7月13日上午,2019年漳州市海上搜救和溢油應急綜合演習在東山灣海域舉行。這是針對政府機構改革、部門職能調整后,福建省首次檢驗海上應急反應機制的綜合性實戰(zhàn)演習。整場演練共有12艘船舶、1架救助直升飛機、1架無人機、150人參加。
漳州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務副市長、市海上搜救中心主任張慧德擔任總指揮。演習設置了海上人命救助、船舶消防和溢油應急三大模塊,具體包括事故接警及應急響應、海上人命救助及傷員轉移、船舶消防滅火、海上溢油圍控、海上溢油清除、溢油監(jiān)視和監(jiān)測等6個科目,場景逼真、貼近實戰(zhàn)、反應快速、指揮高效,是一次規(guī)模大、科技含量高的綜合性演習。
直升機救援落水人員
演習模擬一艘空載進港油輪與一艘滿載出港的貨船發(fā)生碰撞,導致貨船1名船員受傷、油輪3名船員落水,貨船船艏右側起火,右側燃油柜破損,燃油泄漏。兩船立即向漳州市海上搜救中心報警求救。
接警后,中心迅速啟動海上搜救應急預案和漳州海域船舶污染應急預案,調派海事及漁政公務船艇、專業(yè)救助直升機、專業(yè)救助船、消防拖輪、清污船舶等海上應急力量趕赴現場實施海上救助。
救援現場
同時,協調漳州市應急管理局調派應急通訊車趕赴現場保障陸上指揮通訊、漳州市衛(wèi)健委調派120救護車前往現場準備救治遇險人員、漳州市生態(tài)環(huán)境局協助做好事故船舶溢油造成環(huán)境危害的監(jiān)測指導工作和環(huán)保監(jiān)測技術支持。
經過近一個小時的緊急處置,3名落水船員被成功救起,受傷船員被順利轉移,船舶火災得到有效控制,海上油污得到清理,海面恢復清潔,所有演習科目全部按計劃完成。
演練滅火現場
值得一提的是,該演習首次使用遙控救生器救助落水人員、無人機監(jiān)測油污帶,首次調用應急管理部門的應急通訊指揮車保障現場指揮通訊。遙控救生器在水中可提供18KG的浮力,48小時不沉,遙控距離可達800米,滿電狀態(tài)續(xù)航45分鐘以上,最高時速可達3米/秒,可實現在惡劣天氣、人員失蹤的情況下自動搜救功能。應急通訊指揮車在應急情況下可用于建立現場臨時指揮部,其配備的衛(wèi)星、3/4G、1.4G寬帶等專業(yè)通信設備,能夠結合衛(wèi)星通信系統進行救援指揮調度、回傳現場受災和救援圖像,進一步提高指揮效率。
據介紹,參與演習的應急管理局、生態(tài)環(huán)境局、海洋漁業(yè)局、衛(wèi)健委等部門,均是海上搜救成員單位,也是本輪政府機構改革、職能調整的重點單位,演習進一步檢驗了各成員單位履行海上搜救應急處置職能的成效。
相關單位人員正在參與救援行動
近年來,漳州市臨港經濟發(fā)展迅猛,進出轄區(qū)港口的船舶數量劇增,呈現大型化發(fā)展趨勢,尤其是國際航行集裝箱船舶、?;反暗葦盗考眲≡龆?。據統計,去年漳州轄區(qū)進出港船舶共有27513艘次,比增43.8%,其中進出港國際航行船舶1898艘次,同比增加61.2%,港口貨物吞吐量4526.36萬噸,同比增加33%。
現場布置圍油欄
漳州市海上搜救中心自2005年成立以來,共組織搜救行動339次,協調專業(yè)救助船舶201艘次,專業(yè)救助飛機141架次,出動海事船艇332艘次,調派商船、漁船及其他社會力量船舶1748艘次、人員4083人次,獲救船舶283艘,獲救2578人,成功率95.4%,為保障漳州海上人民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服務富美漳州建設作出貢獻。
演練現場
責任編輯:海凡
- 福州火車站多措并舉 確保新列車運行圖順利實施2019-07-12
- 多地河流發(fā)生超警洪水國家防總啟動Ⅳ級應急響應2019-07-10
- 交通運輸部:推進長江航運高質量發(fā)展2019-07-10
- 福鼎女子進山采茶失聯 警民連夜冒雨搜救2019-07-09
- 漳州市科協實施十項舉措助推工業(yè)發(fā)展2019-07-07
- 漳州市44家企業(yè)上榜省工業(yè)和信息化龍頭企業(yè)2019-07-05
- 漳州市實驗小學將辦高新區(qū)分校2019-07-04
- 漳州多措并舉推進河湖水深度治理2019-07-04
- 漳州市住房公積金繳存限額調整為4474元2019-07-02
- 漳州市經濟學會舉行2019論壇2019-07-01
- 最新漳州新聞 頻道推薦
-
金線蓮“進軍”日化行業(yè) 南靖金線蓮產業(yè)升級2019-07-1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