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市場又臟又亂,地上總是濕漉漉的,我都不敢穿干凈鞋子過來。一到夏天,市場里各種異味,很是遭罪。”家住前鋒新村的陳阿姨常年在前鋒農貿市場買菜,談到市場改造后的變化,陳阿姨對新環(huán)境贊不絕口,“現在的市場比以前整潔多了、有序多了、規(guī)范多了,買菜也舒心多了。”
農貿小市場,民生大工程。農貿市場是聯系農產品生產者、經營者和消費者的重要平臺,市場干不干凈,食物安不安全,買菜方不方便,與人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直接影響著人們的幸福指數。
“農貿市場不僅關系著老百姓的‘菜籃子’,也是城市文明的一個重要窗口。”薌城區(qū)委文明辦主任沈西旗告訴記者,前鋒農貿市場建于1996年,因年久失修、設施老化、配套不全、排水設施落后、垃圾處理隨意、攤位錯亂擺放等眾多問題,加上運營管理不善,一直存在“臟、亂、差”的現象。我市將前鋒農貿市場列入為民辦實事重點項目后,薌城區(qū)委、區(qū)政府高度重視,制定《薌城區(qū)農貿市場三年改造建設實施方案》,積極開展改造建設推進工作。
2018年底,薌城區(qū)投入380萬元對前鋒農貿市場實施全面標準化升級改造,對整個市場的門面形象、消防設備、排水系統(tǒng)、強弱電配套設施進行重新建設,設有攤位104個、店面39間,按標準“歸行就市”進行業(yè)態(tài)分區(qū)。
“改造后的市場一改往日臟亂差,配置設施規(guī)范、地板干凈整潔、菜肉分區(qū)清晰、攤檔擺放整齊,市場實現華麗蛻變,面貌煥然一新。”沈西旗說。
在高標準實施改造的基礎上,前鋒農貿市場還配備了食品安全檢測系統(tǒng)和追溯系統(tǒng)、自助查詢機、智能電子秤等智慧化設施設備,實時提供市場交易數據、產品檢測信息、商戶信息、菜價信息等內容。
“每天早上9點左右,我們便將當天的檢查結果公布在市場的LED顯示屏上,接受群眾的查詢和監(jiān)督。”前鋒農貿市場負責人謝偉波告訴記者。
前鋒農貿市場每天抽檢20個批次市場銷售的農產品,并將檢測結果上傳到數據庫進行備份,建立電子記錄臺賬,如實記錄食品生產、銷售、貯存、運輸、召回、處置等生產經營過程中的信息,實現追溯食品來源可溯、去向可查,強化全過程質量安全管理與風險控制措施。
“我們市民買菜最想要的就是價格便宜、質量放心、交易方便。”憶薌心苑小區(qū)居民林錦森說,“現在市場配備了智能自助查詢機,可以查詢包括農殘檢測數據、商戶信息、菜價信息等內容,市場信息更透明,消費者買得更放心了。”
“為了給消費者提供更便利的購物體驗,改造后的市場還配備了自主研發(fā)的智能電子秤。”福建食達康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蔡培養(yǎng)告訴記者。
通過EPR農貿市場信息化管理系統(tǒng),可以將交易數據進行集中統(tǒng)計和結算,并統(tǒng)一開具發(fā)票,將整個市場乃至企業(yè)管理運營多個市場的交易數據、交易額集中體現,破解了農貿市場交易額納統(tǒng)問題,為社會零售額納入統(tǒng)計提供依據。
記者看到,在商戶使用的電子秤和鋪位上方,有一個電子顯示屏。稱完水果后,電子秤會自動結算,電子顯示屏會自動跳轉出支付寶、微信等網絡付款二維碼。顧客只需用手機掃描,即可輕松支付。“這樣既保證商品足斤足兩,又避免排隊付款的情形。”謝偉波說。
信息化改造、智慧化經營、智能化服務,前鋒農貿市場顛覆了傳統(tǒng)農貿市場的消費體驗。“價格實惠,購物比超市還方便;空氣清新,環(huán)境比傳統(tǒng)菜市場好太多,每天來這里買菜變成我生活中的一大樂事。”在菜市場逛了一圈后,林錦森滿載而歸。(記者 李潤 通訊員 張新明)
責任編輯:唐秀敏
- 漳州龍文又有兩個農貿市場將開工建設!2020-07-23
- 長樂執(zhí)法人員拆除一農貿市場內違建2020-05-13
- 漳州市領導帶隊檢查農貿市場家禽白條上市供應2020-03-16
- 廈門翔安:農貿市場經營者未戴口罩兩次 將被清出市場2020-02-18
- 廈門新店綜合農貿市場換新顏 從里到外華麗變身2019-09-20
- 增設抽檢室等 廈門萬壽北市場下月將更“智慧”2019-08-26
- 福州菜市場:帶給你不一樣的煙火2019-07-01
- 福州10家農貿市場擬升級改造 網上外賣推廣“陽光廚房”2019-06-21
- 漳州市區(qū)農貿市場提升改造有“獎”2019-06-20
- 福利多多 漳州出臺鼓勵措施提升改造農貿市場2019-05-29
- 最新漳州新聞 頻道推薦
-
4.26知識產權日 | 加強知識產權保護 打造漳州2020-08-1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