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大當個舞蹈家”,把紙條塞給記者后,尹瑩就害羞地捂嘴笑了
N本報記者 許愛瓊 馬俊杰 見習記者 李偉強 文/圖
本報訊 連日來,本報與荔城區(qū)人口計生局聯(lián)合主辦的“六一兒童節(jié)·愛心救助”活動備受關注。昨日,經(jīng)過嚴格的挑選,本報與荔城區(qū)人口計生局從報名人選中選出符合條件的貧困兒童,確定了30名受助兒童名單,這些孩子每人將獲得1000元的現(xiàn)金資助。此外,現(xiàn)場還將發(fā)放愛心人士捐助的書包、文具、書籍等其他用品。儀式將于明天上午9時30分在莆田市區(qū)正榮時代廣場進行,愛心人士將和受助兒童面對面交流。
本報推出愛心救助活動以來,在莆田掀起愛心浪潮,許多愛心人士想對本報報道的貧困兒童進行捐助,而他們大多不肯留下姓名。吳女士是一名人民教師,她通過968111熱線表示,在她班上經(jīng)常有一些學習成績好、想讀書的學生,但因家庭經(jīng)濟困難不得不面臨失學的困境。因此,這次她特意拿出1000元,請本報幫忙送到這些兒童手中。由于工作較忙,吳女士無法到現(xiàn)場參加活動,對此她表示很遺憾。
莆田的林女士是個上班族,收入不算很高,但她經(jīng)常關注義工和SOS兒童村的愛心活動,偶爾會根據(jù)情況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看到本報報道的黃建葉的家境后,她覺得黃建葉很懂事,想要幫助他,讓他過一個開心的六一兒童節(jié)。在本報記者的努力下,林女士聯(lián)系到黃建葉的父親黃開新。同時約定,今年端午節(jié)放假期間,林女士將帶自己的女兒到黃建葉家拜訪,到時會帶去新的書包和其他文具,送給他喜愛的衣服鞋子。林女士說:“女兒跟他年紀相仿,他們肯定可以做好朋友的?!?/P>
貧困兒童愛心檔案
7號 尹瑩
我以后要當個舞蹈家
放學不久,在涵江區(qū)樓下路一間昏暗而又潮濕的小食雜店內(nèi),尹瑩坐在門口專心地做著當天的語文作業(yè),時不時朝旁邊的父親、爺爺、奶奶微笑。
尹瑩的父母親都是殘疾人,父親三級智力殘障并患有癲癇,母親雙重殘疾,是個聾啞人。爺爺說,因為身體原因,連親戚都不敢雇用尹瑩的父母親,為了維持家庭生計,年近七十的爺爺奶奶開起小食雜店并經(jīng)常外出打零工,加上爺爺每個月1000元的退休金和民政局400元的補助,一家五口勉強過日子。
看到孫女如此聰明可愛,能歌善舞,爺爺說自己會努力賺錢供她上學,但他畢竟年紀大了,他希望有好心人能提供幫助,讓尹瑩繼續(xù)接受教育。做完作業(yè),9歲的尹瑩偷偷給記者塞了張小紙條:我要好好讀書,以后當個舞蹈家。
8號 姚利敏
30㎡小屋 住著八口人
在拱辰街道南郊社區(qū),一間二三十年前的老房子,面積不到30平方米,蜂窩煤堆滿整個墻角,家里沒有一件像樣的家具,這就是姚利敏的家。為了充分利用現(xiàn)有房間,姚利敏的父親用木板將房子隔層,上面作為臥室,下面當廚房和客廳。
子孫三代八個人就擠在如此簡陋的房子里,姚利敏的奶奶說,她有兩個兒子,至今還未分家,勉強擠在這間破房子里。兩個兒子都在外開三輪摩托車,一個月收入六七百元左右,家里也沒有農(nóng)田。由于利敏才3歲,媳婦得留在家里照顧,因此,兒子便成了家里唯一的經(jīng)濟來源?!吧钇D難點也就罷了,我只希望我們家利敏以后有一個好的學習環(huán)境。”姚利敏的媽媽劉嚇妹說。
責任編輯:電子報
- 最新莆田新聞 頻道推薦
-
莆田渭陽村:農(nóng)歷三月三 畬鄉(xiāng)烏飯香 2017-04-0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