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德入韓”幾成定局,引發(fā)東亞局勢震蕩。幾乎同一時間,臺灣前“新江艦長”呂禮詩稱,臺軍界預測美軍計劃對臺出售“薩德”。但在輿論喧囂下,“薩德入臺”這個看似荒謬的議題很快被時事脈動掩蓋。事實上,美國在研制“薩德”之初就將韓國、日本和臺灣視為部署對象,這一議題籌謀至今,顯示其背后頗有文章。大陸應(yīng)高度警惕臺美以小動作漸進圖謀“假戲真做”的可能。
貌似荒誕,但醞釀已久
雖然大陸對“薩德入臺”這一議題選擇冷處理,但去年8月,《人民日報》曾刊文指出,要警惕“薩德”的多米諾效應(yīng)蔓延到菲律賓、臺灣。對于“薩德入臺”,臺“防務(wù)部門負責人”馮世寬否認有部署計劃,“就算真開口,臺方也不會要”,稱“不與大陸搞軍備競賽、不做無謂犧牲”。臺軍方稱,美方于20年前研制“薩德”時即曾探詢臺方意愿,前“防務(wù)部門負責人”蔣仲苓認為“TMD(指‘薩德’)是錢坑”。
“薩德入臺”雖貌似荒誕,但其實醞釀已久。1999年,美國國防部曾提出向日本、韓國和臺灣提供“愛國者”PAC-3等低空防御系統(tǒng)和“薩德(當時名為Theater High Altitude Area Defense)”等高空導彈防御系統(tǒng)。當年,美國向臺灣出售了價值100億美元的“愛國者”導彈裝備。近年來,美方不斷炒作“中國威脅論”,企圖“論證”臺灣需要“薩德”。在2015年“美臺國防工業(yè)會議”上,雙方也討論了“薩德”作為選項的可能。
臺媒稱,2016年,美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麥凱恩等軍工說客曾與包括蔡英文在內(nèi)的臺灣政界人士討論過“薩德”等軍事合作與戰(zhàn)略議題。
美國緣何看中臺灣
可見,逐步在臺灣部署“薩德”等反導體系,是美國亞太軍事同盟戰(zhàn)略中長期籌謀的一環(huán)。美國之所以看中臺灣這座“不沉航母”,是想利用其“不安全感”進行拉攏,以“薩德”穿針引線,構(gòu)建東亞的“美日韓臺小北約”。
首先,臺灣是美國對大陸編織的反導和情報共享網(wǎng)絡(luò)的關(guān)鍵節(jié)點。事實上,在日韓加速引進“薩德”之后,未來第一島鏈——北起日本青森,經(jīng)岬分屯基地、韓國星州郡,南到?jīng)_永良部島,皆可能部署“薩德”,臺灣則是“豁口”。美國新任防長馬蒂斯上任后破例首訪韓日兩國,即為推銷“薩德”,三國通過《日美安全保障條約》、“薩德”系統(tǒng)和《日韓軍事情報保護協(xié)議》三種手段,正在構(gòu)建強化的軍事聯(lián)盟。如果在臺部署“薩德”系統(tǒng),美國能與目前其在臺新竹樂山空軍基地部署的“鋪路爪”UHF(超高頻)波段雷達合并生成三維信息,與美日預警系統(tǒng)交換情報,并反饋至關(guān)島的美軍指揮部,在第一島鏈實現(xiàn)高低空、長短程全覆蓋的反導體系。
“薩德入韓”已成定局,“薩德入臺”是否有可能?圖為韓國民眾在首爾政府大樓前抗議美國在韓國部署“薩德”。
其次,臺灣具有良好的導彈防御體系基礎(chǔ)。其一,臺灣作為在大陸之側(cè)的莞爾小島,多年來在“遭受打擊”的恐慌心態(tài)下,積極部署反導體系,導彈密度僅次于以色列,“雄風”“天弓”等導彈在艦艇、離島和本島上均有系統(tǒng)部署,還有九個“愛國者”導彈基地建成或在建。有研究稱,新竹、苗栗、臺中等區(qū)域為“薩德”最佳部署地,可與現(xiàn)有反導系統(tǒng)實現(xiàn)高低搭配,在彈道導彈的助推階段進行攔截。其二,蔡英文上臺后,為增強臺灣“以武拒統(tǒng)”能力,加速防空體系建設(shè)。針對大陸的火箭軍,臺灣首次調(diào)整臺軍戰(zhàn)略單位編制,將導彈部隊升級為“導彈軍”。
真議題還是假議題
由此觀之,在軍事戰(zhàn)略層面,臺灣是美國部署“薩德”的理想選擇,但目前對于該議題,美國仍限于研判和造勢,民進黨當局也冷淡以對,顯示“薩德入臺”更像是“被制造”的假議題。
首先,“薩德入臺”將被視為美國對中國大陸的“無聲宣戰(zhàn)”。其一,此舉意味著美國違背中美建交前提,踐踏“一中”紅線,其性質(zhì)惡劣遠超“薩德入韓”,大陸絕無可能坐視吞聲。特朗普不久前在中美元首通話中承諾遵守“一中政策”,意味著其逐漸回歸理性務(wù)實的對華政策,將會暫時壓抑臺美之間這股躁動的暗流,短期內(nèi)不會在臺部署“薩德”。其二,臺灣也清楚,“薩德入臺”烈度不亞于“古巴導彈危機”,將為大陸武統(tǒng)提供充分條件,臺灣因而可能淪為美國“前沿反導”和大陸“二次核打擊”的犧牲品。
其次,“薩德”是幫助美國監(jiān)控大陸,對臺灣自身防御意義有限。其一,海峽兩岸間隔僅300多公里,臺灣關(guān)注的是“來自西面的短程導彈威脅”,其反導的更優(yōu)選擇是“愛國者”PAC-3。而“薩德”旨在限縮中國的核反擊能力,針對洲際導彈設(shè)計,其龐大的天線面通常會固定在某個角度,造成近距離目標探測的“燈下黑”。其二,“薩德”所獲信息通過加密信道傳至美軍基地,臺灣對此沒有自主權(quán)和收益權(quán),也不愿做“冤大頭”。
責任編輯:劉微
- 迪拜航展 阿聯(lián)酋航空與波音簽151億美元大單 將購買787客機2017-11-14
- 菲律賓總統(tǒng)杜特爾特應(yīng)特朗普要求唱情歌 觸礁的美菲能否“生情”2017-11-14
- 受東北風影響 臺灣周四回暖飆30℃周末又大降溫2017-11-13
- 美國航母預計在2018年到訪越南港口 2017-11-13
- 美得州槍擊案兇犯凱利前妻倫納曼:我一直生活在恐懼中2017-11-13
- 實用外交的典范 中美簽超2500億美元創(chuàng)紀錄大單 2017-11-10
- 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我相信中美能夠一起找到解決朝鮮問題的辦法2017-11-09
- 俄媒:美國會決定撥款46億美元 在歐洲對抗俄羅斯2017-11-09
- “天堂文件”燒到巨星名企 蘋果耐克急發(fā)聲明2017-11-08
- 得州教堂槍擊案致26人遇害約20人受傷 仍有10人未脫離生命危險2017-11-07
- 最新國際新聞 頻道推薦
-
加夫婦42輛校車建“諾亞方舟” 作為核輻避難2017-11-1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