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社3日晚間發(fā)表題為《不要再做動搖朝中關系基礎的魯莽言行》署名評論,點名批評中國官方媒體刊登多篇有關朝核問題的文章“事理不分”,構成了“對朝鮮自主合法權利和尊嚴的侵害”。
這是最近一段時間朝中社第三次發(fā)表批評中國的署名文章,但是前兩篇都沒有點出中國的國名,3日的文章是朝中社第一次點名批評中國。
朝中社的文章為朝鮮搞核試驗進行了辯護,反駁了中國媒體關于其核試驗威脅東北三省安全的說法,宣稱這種主張“沒有科學依據(jù)”,理由是前五次核試驗中靠近核試驗點的朝鮮居民“沒有受到任何影響”,“美國動用了最尖端的探測設備,始終沒有探測到放射性污染”。
文章還抨擊中國政界和輿論界人士關于朝鮮核活動“危害(中國)國家利益”的看法,認為“遭受背叛和反復危害戰(zhàn)略利益的國家不是中國,而是朝鮮”。文章抱怨中國與“南朝鮮”建立外交關系,使得東三省和中國全境都成為了“反朝前哨基地”,“形形色色的南朝鮮人員”在那里進行著“包括綁架、恐怖襲擊等反朝活動”。文章還對中國邀請樸槿惠參加天安門廣場的閱兵式表示不滿。
朝中社的文章強調朝鮮在過去70多年里站在了反美斗爭的第一線,“保障了中國內(nèi)陸的和平和安全,中國應坦率承認朝鮮的貢獻,對朝鮮說聲謝謝”。
評論最后稱,“動搖中朝關系基礎的魯莽行動將導致嚴重后果,中國對此要深思熟慮。”
這篇評論中除了有“中國”“人民日報”“環(huán)球時報”這些稱謂,表達了更大的情緒外,沒有什么實質的新內(nèi)容。它沒有提及中國根據(jù)安理會決議采取的對朝制裁行動,沒有說朝方打算接下來具體怎么做,它更像是一篇“充滿激情的論戰(zhàn)文章”。
平壤圍繞核問題陷入了一種非理性思維,我們堅持認為,中方不必與之開展針鋒相對的論戰(zhàn),我們表達我們的,他們說他們的。
中方需要表明我們的立場和態(tài)度,包括官方的,也包括民間的。要讓平壤知道我們最關心的是什么,底線在哪里,如果朝方搞新的核試驗,中國將做出什么前所未有的嚴厲反應。對傳遞這些信息不應有任何猶豫,但說清楚之后,不必與朝方的反應來回辯論。
中朝分歧通過公開論戰(zhàn)不可能得到解決,通過朝中社的這篇文章可以看出,平壤沒有理解中國外交大格局下“國家利益”的含義,也不理解中國東北三省對污染風險的關切程度。通過朝中社的文章可以看出,朝方的某些“委屈”是在其封閉環(huán)境下的真實感受,做通它的工作,媒體公開喊話的效果必將是有限的。
中朝恐怕需要開展高層對話,只有高層溝通才可能形成必要的引導,把平壤拉出核武器“珍貴如生命”極端認識的牛角尖。
平壤公開沖中國發(fā)幾句牢騷并不重要,它怎么做才是關鍵的。朝鮮迄今還沒有搞第六次核試驗,它在四月份的導彈試射活動也相對克制。當前局勢下,朝美雙方的姿態(tài)都有些吊詭,對它們需要研判,也需要引導和塑造,中國現(xiàn)在提出“雙增強”的主張,要推動美國為創(chuàng)造恢復半島談判的條件做出貢獻。
中朝關系的主動權無疑掌握在北京的手里,朝中社點名也好,不點名也好,它發(fā)幾篇批評中國的文章影響不了中朝關系的內(nèi)在邏輯和態(tài)勢。倒是從它的評論中,中國社會能夠更多了解平壤的思維方式,對解決朝核問題不易,我們也多了一分了解。
責任編輯:劉微
- 南海最新消息 菲總統(tǒng)杜特爾特:南海經(jīng)不起對抗 我們不奢望戰(zhàn)爭2017-11-13
- 中國小留學生在加拿大頻陷騙局 制造受害人被綁架假象2017-11-13
- 中國10名“網(wǎng)紅”主播拜訪法國參議院 他們都來自哪個平臺?2017-11-13
- “雙11”成世界性購物節(jié) 俄天貓5分鐘破1億盧布2017-11-13
- 朝鮮半島最新消息 美三艘航母進入朝鮮半島東部海域參與韓美軍演2017-11-13
- 朝鮮半島最新局勢 美3艘航母駛入朝鮮半島東部海域 與韓國聯(lián)合軍演2017-11-13
- 關于中國與老撾的關系,你需要知道的幾件事2017-11-13
- 實用外交的典范 中美簽超2500億美元創(chuàng)紀錄大單 2017-11-10
- 朝鮮半島近況 中美達成“半島核問題共識” 讓半島實現(xiàn)無核化!2017-11-10
- 朝鮮半島近況 俄副外長:將堅持使用政治外交手段解決朝鮮半島問題2017-11-09
- 最新國際新聞 頻道推薦
-
加夫婦42輛校車建“諾亞方舟” 作為核輻避難2017-11-1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