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國內頻道>國內新聞
分享

追訪

“無現金生活”不等于“無”現金

事實上,支付寶、微信等移動支付的流行和推廣,讓我們越來越很少使用現金,遠離現金。

財政部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應用經濟學博士后盤和林表示,從國際上來說,無現金社會這個詞語出現了25年多了,但到目前為止尚無真正公認的無現金社會的國家。無可否認的是,中國無現金社會正在加速發(fā)展,這是一場自下而上的貨幣“支付方式的革命”。隨著我國移動互聯網、第三方支付行業(yè)的迅速發(fā)展與社會治理水平的提升,連邊遠小縣城、小商販都基于便捷性而加入到無現金支付的潮流當中了。不僅僅是年輕人,甚至越來越多的中老年人也開始接受和習慣“掃一掃”這種“掏手機”消費方式。

“無現金社會并不是指整個社會完全沒有現金,而是指一種以電子支付為主的經濟模式,全社會現金使用率極低,人們可以無障礙地使用電子支付方式進行消費。”盤和林表示。上海大學科技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孟添也認為無現金社會并不是消滅現金,而是將無現金作為主流支付方式的社會。“無現金社會”符合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和民眾消費習慣,其內涵也非常豐富,包括互聯網支付、銀行卡、二維碼支付、NFC(近場支付)等各類支付工具的應用。在孟添看來,無現金社會是貨幣形態(tài)演變的必然趨勢。

現象

中國跨越信用卡直接跳至移動支付

全球各國的無現金社會都在加速發(fā)展。在互聯網誕生的20多年里,全球印鈔廠的印鈔數量已經在快速下降。數據顯示,在2008年至2012年間,全球現金交易數額為11.6萬億美元,增幅僅有1.75%;而同期的非傳統(tǒng)支付方式交易數額增加近14%,其中包括在線、移動支付,以及所有現代無紙幣交易方式。

“中國實現無現金社會的路徑一定會與歐美發(fā)達國家不一樣。”孟添指出,國外幾乎人手幾張信用卡,他們的無現金社會更多依靠POS機刷銀行卡,而中國消費者顯然更倚重于手機支付。中國由于互聯網普及率高、網民眾多,移動支付已經滲透到民眾生活的每一天,這是我們的土壤與基礎。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fā)展,第三方支付機構的迅猛壯大,銀行等也加緊互聯化的步伐,同時我們本身金融體系發(fā)展還不夠成熟與完善。因此相比西方發(fā)達國家,中國在移動支付領域具有更廣大的市場空間與普惠需求。

“手機作為支付媒介帶來前所未有的巨大便利性,也催生了廣泛的市場空間和需求。中國在相關產品的創(chuàng)新方面是走在其他國家之前的,因此移動支付在中國消費者中的推廣和接受度相對較高。”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副教授高潔也有同樣的觀點。

來自中國央行的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年底,中國人均持有信用卡下降到0.29張,而2014年年底時,中國人均持有信用卡曾達到0.34張的峰值。中國支付清算協(xié)會去年年底曾發(fā)布《2016年移動支付用戶調研報告》。調查結果表明,有47.5%的客戶都是因為無需帶現金或銀行卡而選擇了移動支付。

責任編輯:肖舒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軟科中國大學排名發(fā)布!福建3所高校進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人妻中出,国产精品视频分类精品,欧洲精品精美色视频在线观看,91九色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