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城市新聞網站新媒體發(fā)展報告會主題沙龍舉行
南昌新聞網訊 11月9日,2017中國城市新聞網站新媒體發(fā)展報告會暨網絡媒體南昌行在昌開幕。當天下午,大會舉行主題沙龍,來自全國城市新聞網站的媒體精英就“內容生產與傳播格局”“媒體責任與網絡生態(tài)”“媒體融合與技術支撐”“網站管理與機制改革”“市場趨勢與盈利模式”等議題進行深入交流。他們新穎的視角、精彩的觀點引起了在場聽眾的強烈共鳴。
用匠心情懷去做原創(chuàng)內容
11月9日下午,第一場主題為“內容生產與傳播格局”的沙龍討論會舉行,由網盟副會長、杭州網董事長、總編輯嚴勤主持。深圳新聞網副總編輯周海斌、西安網總編輯宋偉、廣西新聞網副總編輯楊東、洛陽網執(zhí)行總編輯劉宏波、沈陽網副總編輯汪洋分別圍繞各自網站的優(yōu)勢、特點與大家進行了分享。
今年,深圳新聞網推出了一個“星期三查餐廳”行動?;顒娱_展至今,取得了很好的傳播效果,引起眾多網友廣泛參與。“每周開展調查問卷,讓網友投票,對哪家餐廳進行檢查。”周海斌說,在檢查過程中由深圳新聞網進行全程視頻、圖文直播,深圳發(fā)布廳在微博上進行直播,讓市民近距離地了解真實的現場執(zhí)法過程。“星期三查餐廳”行動的影響逐漸擴大到其他周邊城市,有望在廣東全省試點推廣。
資金、技術不占優(yōu)勢的地方小網站如何在競爭中提高自身的傳播力?西安網總編輯宋偉認為,作為體量比較弱小的新聞網站,做大而全的節(jié)目,在人力、財力上達不到,要實現影響力必須想辦法在一個選題上把話題做足做精,把細節(jié)做得突出一點。“只要在某一件事情上引起大家的廣泛關注,我們的傳播影響力就實現了。”
新聞網站如何守住自身陣地?洛陽網執(zhí)行總編輯劉宏波說,他們通過“發(fā)紅包”以及評選投票的方式,圈住了一大批粉絲。
近年來,在城市網站以及新媒體的排名中,沈陽網一直都是名列前茅。去年,微信公共號推送的文章閱讀量達到10萬+的就有100條,取得了不俗的影響。沈陽網副總編輯汪洋認為,這些10萬+的產生,關鍵在于用心做原創(chuàng)內容,如果能夠有一種匠心情懷去做內容生產的話,付出就會有好的回報。他們推出的《再見,中國醫(yī)科大學》等一系列關注高校的文章,就觸動了許多校友的情懷,引起了廣泛的關注與參與,閱讀量、點贊數、微信留言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秉承“用心、用新”原則做網站
“媒體責任與網絡生態(tài)”主題沙龍由南京龍虎網董事長、總編輯李冀主持,廈門網副總編輯晏鳳利、貴陽網副主編劉文強、舟山網總經理何新奮、客家新聞網副總編輯傅志群、哈爾濱新聞網總編輯王滌塵共同探討了城市網絡媒體的責任與擔當。
“作為信息的傳播渠道,廈門網在履行媒體責任方面,常年堅持打造文明小博客平臺。”廈門網副總編輯晏鳳利說,“通過這一平臺引領青少年文明上網、健康上網,打造青少年良好的成長空間。”
“從事城市新聞網站發(fā)展方面,就要面臨一個定位問題:我們被誰需要。”貴陽網副總編輯劉文強表示,“作為一家城市新聞網站,其責任就是對某個區(qū)域的政策上傳下達,在內容生產和社會責任方面,通過活動策劃設置主題來達到相關政策上傳下達的目的。”
劉文強坦言,貴州是脫貧攻堅的主戰(zhàn)場,貴陽網在大扶貧方面,拿出資源參與公益扶貧活動,免費為一些地方的農產品做推廣,這是踐行媒體責任的具體行動。“區(qū)域性媒體真正的優(yōu)勢在時政領域,有些時政的資源和信息可以第一時間發(fā)布,開展第一時間解讀。”劉文強說。
“對于網絡媒體來講,媒體責任與網絡生態(tài)主要是結合政府部門的需求,展現網絡媒體的信息傳播內容,隨之擴大網絡媒體的影響力,媒體責任也就自然而然地呈現出來。”舟山網總經理何新奮說,“網絡媒體應該將有關政策性內容在網絡上展示,此外,將老百姓的需求結合起來,把網絡媒體平臺做好,把責任擔當起來。”
“在媒體融合的大趨勢下,作為一家網絡媒體,要秉承用心、用新的原則,才能將網絡媒體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做大做強,才能擔當起媒體責任,網絡媒體才能走得長遠。”客家新聞網副總編輯傅志群介紹說,“2015年,客家新聞網開始接管‘贛州發(fā)布’新媒體平臺時,粉絲量很少,面對巨大壓力,我們想方設法壯大粉絲量,組織開展‘贛州發(fā)布’進高校、進社區(qū)等系列活動,2016年年底,粉絲量超過50萬。”
“我們每年都會推出冰雪節(jié)專題,今年準備申請承辦冰雪節(jié)官網。”哈爾濱新聞網總編輯王滌塵說,“便于傳播哈爾濱良好形象,同時促進網站自身的發(fā)展。”
媒體融合重心在中央廚房
當前,媒體融合轉型是傳媒界的熱點和趨勢。那么,媒體可以轉型到何種程度?如何選擇技術平臺?媒體自身與技術平臺間是什么關系?圍繞這些問題,在9日下午舉行的“媒體融合與技術支撐”主題沙龍中,南昌新聞網總經理王劍與與會嘉賓共同探討互聯網技術在媒體融合轉型中的運用。
南京厚建軟件有限責任公司副總裁林剛作為一名資深媒體人,從新媒體領域跨界轉入技術公司,對媒體融合轉型感觸頗深。他認為,迄今為止媒體融合有三大時代機遇。“眼下這個時代提供了第三次的融合機遇。無論是傳統(tǒng)報業(yè)還是新聞網站,正全面通過互聯網手段介入傳媒的內容生產,尋找脫胎換骨的轉型,并通過互聯網思維改造媒體。”林剛說。
“如今,新聞采寫專業(yè)設備邊界模糊,大數據成為現實,聯網化、虛擬化成為媒體的標配。”林剛認為,媒體融合重心就在中央廚房,重建未來的內容生產平臺,重建全新的能力整合平臺,重建發(fā)展的權威信心指數。“媒體融合概念的成熟,揭示出這并不是一場對傳統(tǒng)媒體的革命,而是媒體自身的演變與新生。”林剛說。
隨后,其他三位嘉賓用詳實的數據和圖片闡述了三個媒體融合技術方案的特色和亮點,為媒體融合轉型發(fā)展提供了諸多思路和參考。“‘中央廚房’如何在地方媒體落地,是一個很關鍵的問題。未來社會是人流、信息流和物流并存,媒體同樣如此,需要協(xié)同生產,融合流轉。”南京厚建軟件有限責任公司副總裁劉軍說。
“媒體融合的技術支撐中,有底層技術、人工智能技術、大數據技術和應用層技術,以智能化為‘抓手’,實現內容與技術雙輪驅動,才能使媒體融合發(fā)展得更好。”騰訊云首席架構師李進杰說。
說到“融合媒體云”,新華三集團江西辦事處經理唐志明表示,網絡安全是大家關注的焦點之一。“我們通過先進的云計算服務鏈技術來保障‘云’內安全,從而保障各個業(yè)務系統(tǒng)的網絡安全。”唐志明說。
臺上嘉賓妙語連珠,臺下觀眾聚精會神聆聽。“媒體融合轉型首先應該是觀念和理念的融合,緊跟著是底層硬件設施的轉變。媒體融合離不開技術的支撐,而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拓展了媒體融合的廣度和深度,這場主題沙龍給我們帶來很多啟發(fā)。”現場一位觀眾感慨地說。
用活用好獎勵機制
第四場主題為“網站管理與機制改革”的沙龍討論會舉行,由武漢長江網總編輯楊文平主持。濟南舜網總編輯丁建鋒,中國蘭州網總編輯嚴志武,重慶華龍網華龍艾迪總經理張春霞,東莞陽光網總編輯朱健飛,尚一網總經理、總編輯王永剛,孝感日報總編助理、孝感網總編輯陳立吾就如何有效地建設好、利用好、管理好網站向與會嘉賓分享了經驗與心得。
作為一名資深媒體人,濟南舜網總編輯丁建鋒在網站管理上感悟頗深。他表示,最關心的還是技術型人才。“我們單獨為技術型人才設立了獎金體系,他們最低獎金也是我們普通編輯的兩倍以上。”丁建鋒表示,他們還通過上新三板及體制創(chuàng)新促進網站新媒體快速發(fā)展。
“經過多年的努力,我們的主要業(yè)務已從網站新聞宣傳拓展到了網絡輿情和網評工作,形成了一個輿情網宣平臺。”中國蘭州網總編輯嚴志武認為,實施績效考核管理辦法能有效調動團隊積極性。
隨后,重慶華龍網華龍艾迪總經理張春霞表示,將用人機制、考核機制納入市場化管理才能有效激發(fā)員工的創(chuàng)造力。“在運營模式上,我們采用了全員運營的思維模式,旨在把所有人都集中到一個思維模式上,以便更快更高效地運作。”東莞陽光網總編輯朱健飛說。
在網站管理與機制改革上,孝感日報總編助理、孝感網總編輯陳立吾也有自己的想法,他認為,用好獎勵機制、績效考核管理辦法等方式很有必要。“以發(fā)送微信公眾號為例,當達到一定閱讀量后,我們會給予相應的獎勵機制。此外,截至目前,我們沒有辭退過任何一名員工,當遇到積極性不高或業(yè)務能力不佳的員工時,全方位給予他們指導和培訓是我們的做法。”陳立吾說。
把握自身優(yōu)勢服務政府服務市場
報告會第五場“市場趨勢與盈利模式”主題沙龍由星辰在線編委、副總編輯王重浪主持,南昌新聞網總經理王劍,廣州艾媒數據總監(jiān)魏萍,蕭山網董事長、總編輯金烽,遂寧日報集團副總經理、遂寧新聞網總編輯杜波,佛山新聞網副總編輯李琳,重慶華龍網全媒體營銷中心總經理盧勇剛分別圍繞各自網站運營模式和創(chuàng)收增長方式,與大家進行分享。
南昌新聞網總編輯王劍說:“現在隨著信息的碎片化,廣告市場進入盤整期,要從運營產業(yè)上進行延伸,從而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要充分與智庫合作并適時建立智庫機構,為網站各項發(fā)展提供決策依據;要在新媒體人才的培養(yǎng)上做足文章;官方網站要突破傳統(tǒng)思維局限,和優(yōu)秀的技術公司合作,為市場服務,也為發(fā)展獲得先機。”
佛山新聞網副總編輯李琳和大家分享了城市網站盈利的“干貨”。該網營業(yè)收入60%-70%為微政務的運營,90個微信賬號由該網站采編人員運維。由該網站打造的“佛山發(fā)布”微政務論壇在全國排位前列。“‘佛山發(fā)布’本身是不賺錢的,但是帶來的附加效益非常多,成為打通服務當地各級政府的敲門磚。從今年開始我們拓展我們客戶的邊際效益,而壓縮重點客戶的名錄,保證在客戶量不變的前提下,收入不斷增長。”李琳還指出,佛山新聞網盈利方向還包括發(fā)揮網站技術先進、反應速度快的優(yōu)勢,開展視頻制作業(yè)務。
重慶華龍網全媒體營銷中心總經理盧勇剛說,地方新聞網站的盈利主要還是在服務政府上,要用心做服務;要利用好官方新聞網站的公信力和品牌;要保持先進技術,保持傳播手段的不斷創(chuàng)新探索。“我要指出的一點就是,要整合當地各方資源,營造良好的‘互聯網生態(tài)’,和當地媒體間達到共贏的效果,攜手共創(chuàng)未來。”盧勇剛表示,在重慶華龍網的發(fā)展上,還打造了人才培養(yǎng)體系,好的團隊是網站發(fā)展的基石。(記者蔡歡 涂明明 李海燕 高小茜 胥巖 徐景/文 魏勇劍 王飛波/圖)
責任編輯:肖舒
- 全國百家網媒大咖齊聚南昌 為頤景園 老街坊贛菜點贊2017-11-11
- 南昌縣挺進全國中小城市投資潛力百強縣市前十強2017-11-10
- 融入新時代 展翼新征程2017-11-10
- 新媒體大咖云集南昌 新時代共話媒體發(fā)展2017-11-10
- 南昌一老人跌倒無人理睬 高中女生伸援手:哪怕訛我也要扶2017-10-25
- 軍旗升起的地方——南昌創(chuàng)新紅色旅游資源豐富2017-08-01
- 南昌警方摧毀一特大網絡詐騙犯罪集團 95人被刑事拘留2017-07-21
- 南昌公交車起火 事故造成一名男子喪生2017-07-19
- 南昌一男子亂停車被處罰 在朋友圈辱罵交警被拘留2017-07-11
- 南昌3萬把共享雨傘難覓蹤跡 負責人:藏傘于民是初衷2017-07-04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女子網購貨不對板 商家爽快退款還多退1萬?2017-11-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