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哈爾濱科技局曾資助任曉平5萬元:今年是截止期,正準備結題)
任曉平
除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資助的73萬元外,哈爾濱科技局也曾扶持任曉平5萬元。
11月22日,哈爾濱市科技局項目處工作人員在查詢后告訴澎湃新聞,任曉平于2014年得到哈爾濱市創(chuàng)新人才學科帶頭人項目的5萬元資助,研究題目為“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損傷的實驗研究”。
按照要求,任曉平獲得哈爾濱市科技局專項資金5萬元的資助后,其供職的哈爾濱醫(yī)科大學匹配資金應不低于資助額度的50%。
該工作人員稱,項目從2014年開始,截止日期為2017年6月,現(xiàn)在在準備結題材料階段。
2012年,旅美十余年的任曉平接受母校哈爾濱醫(yī)科大學校長楊寶峰的邀請回國任教,并因研究“換頭術”得到全世界的矚目,同時也被爭議包圍。
11月17日,任曉平宣稱的人類第一例“頭移植外科模型”手術論文在線發(fā)表于期刊SNI(Surgical Neurology International,國際神經外科),論文提及這項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哈爾濱醫(yī)科大學伍連德基金和哈爾濱科技局的資金資助。
哈爾濱市科技局項目處前述工作人員說, “那時候他(任曉平)剛剛回國任教,帶了幾名學生一起做移植研究,(資助)金額不多,主要是注重在人才培養(yǎng)方面。”
但他強調,這只是任曉平研究經費的很小一部分,更多的還是依托其單位——哈爾濱醫(yī)科大學。
公開資料顯示,當時的哈爾濱市科技創(chuàng)新人才研究專項資金項目分為四類:一是杰出青年人才計劃項目,二是科技創(chuàng)業(yè)領軍人才計劃項目,三是優(yōu)秀學科帶頭人計劃項目,四是青年后備人才計劃項目。
任曉平申報并獲資助的,屬于上面第三類計劃。
按照設計初衷,該計劃主要支持帶動本領域形成一批創(chuàng)新人才團隊的高水平專業(yè)技術人才或高層次行業(yè)專家,鼓勵其率領團隊開發(fā)共性關鍵技術,解決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關鍵技術瓶頸,每個項目給予5-10萬元的資金扶持。
優(yōu)秀學科帶頭人計劃項目申報條件包括,“在本學科領域取得過具有一定影響力的研究成果”、“掌握本學科領域的關鍵技術”。
根據(jù)相關要求,獲得專項資金資助的項目,受資助人所在單位還要給予一定的資金配備(匹配資金應不低于資助額度的50%)。
任曉平獲得了5萬元的專項資金資助,那么其供職的哈爾濱醫(yī)科大學至少應匹配2.5萬元。
任曉平2015年在接受媒體訪談時候稱,團隊研究項目資金來源包括哈爾濱醫(yī)科大學的、哈醫(yī)大附屬二院的、其本人申請的課題資金、國家自研資金和哈爾濱市政府投入的資金,到位和沒到位的共有1000萬元左右。
哈爾濱醫(yī)科大學向任曉平提供了多少科研經費,目前尚不清楚。
就“人類第一例頭移植外科實驗模型”為任曉平舉行見面會后,哈爾濱醫(yī)科大學就三緘其口,對任何采訪都不做回應。
至于任曉平本人,見面會后除了一次“點到為止”的采訪外,將其他媒體進一步的追問全部拒之門外。
責任編輯:肖舒
- 第一例人類“換頭術”在遺體上完成 由中國任曉平教授指導2017-11-20
- 意大利醫(yī)生主刀 第一例換頭術要在中國舉行?換頭術能永生嗎?2017-05-05
- 哈醫(yī)大回應“換頭術”:距離臨床手術還很遙遠2017-05-04
- 換頭術最新進展:哈醫(yī)大任曉平回應稱人選等均不確定2017-05-04
- 中國將進行換頭術成功的機率有多大?做換頭術需要什么條件2017-05-03
- 全球首例“換頭術”將在中國進行?中方回應2017-05-03
- 中國將進行換頭術是真的嗎?換頭術是怎么進行的難點在哪里?2017-05-02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遼寧省副省長劉強涉嫌嚴重違紀接受組織審查2017-11-2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