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從市民政局獲悉,市公安局人口管理總隊為193名流浪乞討人員下發(fā)了落戶通知書。這193名“無名氏”,自身表達能力存有障礙,經多方尋親無果,成為長期滯留在市、區(qū)救助管理站內的特殊困難群體,落戶后,他們將納入到天津市社會保障體系進行安置,從此有了身份、不再漂泊。
據(jù)介紹,此次落戶工作歷經市民政局與市公安局人口管理總隊兩年多的努力,共同出臺了《關于開展救助管理機構長期滯留的無戶口受助人員辦理落戶登記的實施意見》,明確了落戶程序。對于各救助管理站救助的,經全國救助尋親網尋親、媒體登報尋親、DNA血樣采集比對、人臉識別比對方式尋親無果滿3個月的長期滯留流浪乞討人員,予以辦理在津落戶。
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工作是我市困難群體保障的重要一環(huán),這部分人員是否能夠納入社會保障體系,是檢驗社會救助安全網是否密實與牢靠的重要標志,是健全和完善社會救助體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津落戶常態(tài)化機制的建立,提升了我市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工作的規(guī)范化、制度化水平,保障了這部分困難群體的合法權益。
責任編輯:林晗枝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lián)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最新社會新聞 頻道推薦
-
官方回應中國海洋大學化糞池爆炸說了什么?真2020-10-1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