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海峽網(wǎng)>新聞中心>教育頻道>高校資訊
分享

孩子暑假組團體驗賣菜 12天賺了1500多元

凌晨3點半,孩子們到北山市場批發(fā)蔬菜,大家忙著討價還價。

今年暑假,很多同學都在參加夏令營、上興趣班或跟著父母外出旅游開眼界,而渝北區(qū)的林香利和林子杰姐弟,卻和他們的10個姑表兄弟姐妹,到農(nóng)貿(mào)市場賣菜體驗生活。他們體驗了艱辛,也收獲了喜悅,更懂得了父母賺錢不容易。

孩子暑假組團體驗賣菜 12天賺了1500多元

凌晨三點,孩子們排隊洗漱,開始一天的忙碌。

12個孩子 最大的21歲最小的10歲

18日晚,重慶晨報記者趕到璧山區(qū)銀山路鳳凰城小區(qū),孩子們正在開每晚都要進行的例行總結會。12名孩子,男女各半,年齡最大的21歲、最小的僅10歲,都是從小學四年級到大學三年級的在校學生。他們圍坐在一起,對當天的賣菜情況進行總結,并討論第二天如何進菜。

他們手中都拿著紙和筆,分別將自己寫好的心得,當著大家的面大聲念出來,年齡最大的吳治霖則會對總結進行點評。不管是念完心得還是點評結束,大家都會報以熱烈的掌聲。

15分鐘的總結會很快結束,孩子們各自洗漱后去房間就寢。記者看到,每個房間要住6個人,除了床鋪上可睡下4個人外,剩下的兩個男生打地鋪,兩個女生則睡在飄窗上。

林香利今年18歲,剛高中畢業(yè),馬上就要上大學了。弟弟林子杰12歲,在星光學校就讀。家庭條件不錯的姐弟倆,原本和父母住在渝北新牌坊附近,璧山是他們的另一個家。

其他10人中,除了兩人在璧山城區(qū)外,另外8人來自姐弟倆的老家永川何埂鎮(zhèn)農(nóng)村。

為何想到將兄弟姐妹召集到一塊賣菜?林香利說,與每年暑假父母帶著他們旅游相比,她和弟弟覺得社會實踐更有意義,“不僅增強了家族凝聚力,也以親身經(jīng)歷的方式感受到了父母的艱辛和不易。”

孩子暑假組團體驗賣菜 12天賺了1500多元

接近凌晨5點,進菜組運回當天銷售的蔬菜。

凌晨3點 兵分兩路著手準備

19日凌晨3點,手機上急促的鬧鈴聲響起,所有人翻身起床。不到10分鐘,他們便集體洗漱完畢,來到樓下集合。起得太早,大家都睡眼惺忪,不住地打著哈欠、揉著眼睛。

之前10多天的賣菜經(jīng)驗告訴他們,起得越早,進的菜就越新鮮,價格也要便宜一點。

看到人員全部到位,林子杰的表哥林龍把借來的金杯面包車開出車庫,他先送吳治霖帶隊的一組兄弟姐妹前往向陽農(nóng)貿(mào)市場搶占臨時攤位。對于他們來說,能否占據(jù)一個好的臨時攤位,直接關乎到一天的收入。

隨后,林龍開車到4公里外的北山農(nóng)貿(mào)市場,批發(fā)當天銷售的蔬菜。林香利姐弟和林龍一組。

凌晨3點半,北山農(nóng)貿(mào)市場早已車水馬龍。面包車、三輪車、摩托車和板車,將原本就不寬敞的市場門口擠了個水泄不通。菜販們的吆喝聲、批發(fā)蔬菜的討價還價聲此起彼伏。

孩子暑假組團體驗賣菜 12天賺了1500多元

每天上午,孩子們在農(nóng)貿(mào)市場擺攤賣菜。

批發(fā)進貨 貨比三家討價還價

下車后,林龍把講價、記賬的任務交給林香利。大家先轉了一圈,大概摸了一下市場行情。在靠近市場入口處,他們停下了腳步。他們面前,一位婆婆賣著板車上的絲瓜、青椒和茄子。

“絲瓜好多錢一斤?”

“3塊不講價。”

“兩塊錢一斤賣不賣?”

“自己家里種的,沒打農(nóng)藥。”

“我們才賣3塊錢一斤,便宜點嘛。”

一番軟磨硬泡,婆婆同意了。除了絲瓜,他們還買下了全部青椒和茄子。蔬菜買齊裝車,已接近凌晨5點。

孩子暑假組團體驗賣菜 12天賺了1500多元

清晨6:30,孩子們往菜上灑水,保持新鮮。

吆喝賣菜 一上午賺了不到90元

清晨6:30,農(nóng)貿(mào)市場陸續(xù)有顧客。趁著這個空檔,他們可以短暫打個盹休息一下。吳治霖去外面的包子鋪,買了一袋發(fā)糕回來,每人還有一瓶礦泉水。但是,因為起得太早,大家都沒有什么胃口。

12人分成4個小組,每組3人。3個小組在攤位上售賣,剩下的1個小組機動,負責去沿街的餐館推銷,看到哪個組忙不過來,他們也會增援幫忙。

攤位上賣菜,要特別注重美觀。除了個大的菜擺上面,還要保持色澤鮮艷,不斷往上面澆灑自來水。

鄰近攤位的關系也要處好,上午蔬菜旺銷時,不能和臨近的攤位相互殺價。孩子們的大聲吆喝,吸引了不少顧客。他們已經(jīng)像個賣菜的“老把式”,有時為顧客多加個塑料袋,抑或少算個零頭,顧客走時會特別表示感謝。

上午11點過,蔬菜售賣一空。他們軋賬發(fā)現(xiàn),這一天的利潤還不到90元。

孩子暑假組團體驗賣菜 12天賺了1500多元

晚上,孩子們圍坐在一起總結當天的賣菜情況。

賣菜體驗 很累,但很有收獲

孩子們告訴記者,干完這天(19日),他們就結束暑期的賣菜體驗。接下來,他們準備去萬盛黑山谷耍兩天并住上一晚。為了這個目標,他們洗衣做飯都是自己動手,菜也將就吃當天沒賣完的。

孩子們說,他們賣菜12天,利潤總計1500多元錢,最多的一天賺了500多元,最少的一天還不到90元。本錢是他們12個人湊起來的,每人200元。

“長這么大,第一回拿著自己掙來的錢旅游。很累,但很有收獲。”林香利姐弟倆告訴記者。

孩子暑假組團體驗賣菜 12天賺了1500多元

孩子們展示每天的賣菜總結和感悟。

攤販評價 這么能干的城里娃不多見了

商戶和買菜市民如何看待這群賣菜的孩子?商戶們坦言,通過10多天的相處,他們覺得這些孩子很乖、很能干。

60歲的劉家碧說,她的孫子和這群娃娃年齡差不多。暑假期間,孫子成天只曉得耍游戲,不是耍手機,就是耍電腦。

“娃娃們不僅生意做得活套(靈活),嘴巴也很甜,‘婆婆、爺爺、叔叔、嬢嬢’叫個不停。”75歲的吳天中夸贊道。

“鄉(xiāng)壩頭(農(nóng)村)常見,城里娃能這樣吃苦耐勞的不多見。”吳天中說,最讓他感動的是,孩子們見他年齡大,還時不時大聲地幫他吆喝,他忙不贏的時候還會主動幫忙搭把手。

責任編輯:莊婷婷

最新高校資訊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直擊《海的一半》排練現(xiàn)場:用舞蹈重塑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wǎng)微信
?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nèi)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wǎng)(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wǎng))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jīng)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wǎng)全媒體廣告價| 聯(lián)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wǎng)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人妻中出,国产精品视频分类精品,欧洲精品精美色视频在线观看,91九色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