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wǎng)4月16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鄭玟 俞舒林 文/圖)4月15日上午,“陳孔立臺灣研究講壇”開幕式暨首場講座在廈門大學思明校區(qū)科學藝術中心舉辦。該講壇以臺灣研究領域的泰斗、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資深教授陳孔立先生的名字命名,是研究院最高級別的講座活動。
首場講壇以“臺灣歷史的脈絡與啟示——讀陳孔立《臺灣歷史綱要》”為題,邀請了全國臺灣研究會會長汪毅夫教授、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鄧孔昭教授作為主講嘉賓進行對談。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資深教授陳孔立先生親臨開幕現(xiàn)場,與到場的老師、同學們一起分享。
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院長李鵬教授在致辭中回顧了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的歷史,并強調了其在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中的貢獻。他提到,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是海內外第一家涉臺研究機構,已有四十五年的歷史。當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給臺海局勢帶來了高度不確定性,島內的“臺獨”分裂勢力和外部干涉勢力謀“獨”不斷升級,尤其是賴清德當局大搞“文化臺獨”,妄圖構建所謂的“臺獨史觀”,企圖割裂兩岸的歷史連結,為“臺獨”分裂鋪路。在此背景下,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設立陳孔立臺灣研究講壇,目的在于邀請海內外著名的專家學者和涉臺實務界人士,來廈大臺研院傳道授業(yè)解惑,匯聚專家智慧,凝聚知識力量,共謀統(tǒng)一愿景。
首場講座在汪毅夫教授和鄧孔昭教授的對談中展開。兩位教授就《臺灣歷史綱要》的編寫過程和意義進行了交流,妙語連珠使得現(xiàn)場掌聲不斷。
當天,福建省委臺辦副主任苗京平、全國臺灣研究會秘書長黃偉、全國臺灣研究會副秘書長蔡昌林、海峽交流文化中心秘書長陳準、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原館長楊彥杰、廈門大學黨委常務副書記林東偉、廈門大學離退休工作處曾坤瑜等出席了本次活動。
相關鏈接
重溫《臺灣歷史綱要》反制賴清德“文化臺獨”
4月15日上午,廈門大學舉辦“陳孔立臺灣研究講壇”首場講座,傳承陳孔立教授治學精神,并通過重溫《臺灣歷史綱要》一書,梳理臺灣歷史的發(fā)展脈絡以及對當代社會的啟示。
講座現(xiàn)場,陳孔立教授介紹了《臺灣歷史綱要》的編寫背景與過程。他指出,自開放交流以來,兩岸對于共同歷史的認識與闡釋存在諸多差異。面對這一現(xiàn)實,1993年,參與臺灣學術討論會的兩岸學者形成了“兩岸歷史要說清楚、講明白”的共識;1994年,《臺灣歷史綱要》編委會正式設立,并由此開啟了全書的編撰工作。
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臺灣歷史綱要》仍具有現(xiàn)實意義。陳孔立教授指出:“因為這本書是以真實的歷史事實來講話,書中的材料都是經(jīng)得起考驗的,對現(xiàn)在反對‘臺獨’很有意義。”他還提到,賴清德以“務實的臺獨工作者”自居,實際上要搞分裂、搞“臺獨”,“賴清德就是臺海危險的制造者,我們要狠狠地打擊、批判,《臺灣歷史綱要》這本書就能很好地批判‘臺獨’”。
《臺灣歷史綱要》是臺灣研究的集大成之作,為兩岸歷史研究與學術交流奠定了重要基礎。內容涉及臺灣移民、政治、經(jīng)濟、文化、外貿等方方面面,兼具通俗性與學術性,將臺灣地方史納入大中國史當中。
鄧孔昭教授回顧了其參與《臺灣歷史綱要》的編寫歷程。他認為:“這本書實際上適應了當時兩岸關系發(fā)展的需要,由大陸專門研究臺灣歷史的一些學者共同編寫而成,它能夠以比較通俗易懂、簡明扼要的這樣一種形式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我覺得是代表著那個時代最好的一部臺灣史的著作。”
汪毅夫教授在對談中表示,作為地方史的臺灣歷史是中國歷史密不可分的組成部分,對臺灣歷史的研究是中國歷史研究的重要課題。本書為大眾理解臺灣歷史的基本脈絡與關鍵問題搭建了良好的橋梁,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研究著作。
責任編輯:莊婷婷
- 漳州一學院招聘臺灣博士師資2025-04-16
- 國臺辦回應島內對美掏空臺半導體產業(yè)疑慮:并非杞人憂天2025-04-16
- 臺網(wǎng)友積極參與大陸優(yōu)秀影視文化作品線上活動 國臺辦:歡迎更多臺胞打卡“不一樣的大陸”2025-04-16
- 最新臺灣新聞 頻道推薦
-
廈門大學舉辦港澳臺學生就業(yè)暨實習專場招聘會2025-04-1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