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娛樂星聞>娛樂新聞
分享

近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fā)布關于加強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管理的通知,其中要求,不為違法失德藝人提供公開出鏡發(fā)聲機會,防范遏制炫富拜金、低俗媚俗等不良風氣在直播領域滋生蔓延。

不為劣跡藝人提供出鏡發(fā)聲機會,遏制炫富、低俗媚俗在直播領域滋生蔓延

全文:

廣電發(fā)〔2020〕78號

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廣播電視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文化體育廣電和旅游局:

近年來,網絡秀場直播、電商直播節(jié)目大量涌現,成為互聯網經濟中非常活躍的現象和網絡視聽節(jié)目建設管理工作需要重視的問題。為加強對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的引導規(guī)范,強化導向和價值引領,營造行業(yè)健康生態(tài),防范遏制低俗庸俗媚俗等不良風氣滋生蔓延,現就有關要求通知如下:

一、網絡秀場直播平臺、電商直播平臺要堅持社會效益優(yōu)先的正確方向,積極傳播正能量,展現真善美,著力塑造健康的精神情趣,促進網絡視聽空間清朗。要積極研究推動網絡視聽節(jié)目直播服務內容和形式創(chuàng)新,針對受眾特點和年齡分層,播出推薦追求勞動創(chuàng)造、展示有益才藝和健康生活情趣等價值觀積極的直播節(jié)目。以價值觀為導向打造精品直播間版塊或集群,讓有品味、有意義、有意思、有溫度的直播節(jié)目占據好位置,獲得好流量。要切實采取有力措施不為違法失德藝人提供公開出鏡發(fā)聲機會,防范遏制炫富拜金、低俗媚俗等不良風氣在直播領域滋生蔓延,沖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污染網絡視聽生態(tài)。

二、開辦網絡秀場直播或電商直播的平臺要切實落實主體責任,著力健全網絡直播業(yè)務各項管理制度、責任制度、內容安全制度和人資物配備,積極參與行風建設和行業(yè)自律,共同推進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活動規(guī)范有序健康發(fā)展。上述平臺應于2020年11月30日前,將開辦主體信息和業(yè)務開展情況等在“全國網絡視聽平臺信息管理系統”登記備案。

三、開辦網絡秀場直播或電商直播的平臺要落實管建同步的原則,把平臺管理力量與直播間開辦能力相匹配的要求精準落實到數到人?,F階段,相關平臺的一線審核人員與在線直播間數量總體配比不得少于1:50,要加大對審核人員的培訓力度,并將通過培訓的審核人員在“審核員信息管理系統”中進行登記。鼓勵有能力的平臺采取優(yōu)于總體配比的要求加強審核能力建設,適應網上輿情變化對直播間和主播的監(jiān)看審核力量進行動態(tài)調整強化。平臺每季度應向省級廣播電視主管部門報備直播間數量、主播數量和審核員數量。社會知名人士及境外人員開設直播間,平臺應提前向廣播電視主管部門報備。

四、網絡秀場直播平臺要對直播間節(jié)目內容和對應主播實行標簽分類管理,按“音樂”“舞蹈”“唱歌”“健身”“游戲”“旅游”“美食”“生活服務”等進行分類標注。根據不同內容的秀場直播節(jié)目特點,研究采取有針對性的扶優(yōu)罰劣管理措施。各秀場直播間均須在直播頁面標注節(jié)目類別和直播間號碼。主播改變直播間節(jié)目類別,須經網站審核,未通過審核不得擅自變更。

五、網絡秀場直播平臺要建立直播間和主播的業(yè)務評分檔案,細化節(jié)目質量評分和違規(guī)評分等級,并將評分與推薦推廣掛鉤。要做好主播尤其是頭部主播政策法律法規(guī)和相關知識培訓。對于多次出現問題的直播間和主播,應采取停止推薦、限制時長、排序沉底、限期整改等處理措施。對于問題性質嚴重、屢教不改的,關閉直播間,將相關主播納入黑名單并向廣播電視主管部門報告,不允許其更換“馬甲”或更換平臺后再度開播。

六、網絡秀場直播平臺要對網絡主播和“打賞”用戶實行實名制管理。未實名制注冊的用戶不能打賞,未成年用戶不能打賞。要通過實名驗證、人臉識別、人工審核等措施,確保實名制要求落到實處,封禁未成年用戶的打賞功能。平臺應對用戶每次、每日、每月最高打賞金額進行限制。在用戶每日或每月累計“打賞”達到限額一半時,平臺應有消費提醒,經短信驗證等方式確認后,才能進行下一步消費,達到“打賞”每日或每月限額,應暫停相關用戶的“打賞”功能。平臺應對“打賞”設置延時到賬期,如主播出現違法行為,平臺應將“打賞”返還用戶。平臺不得采取鼓勵用戶非理性“打賞”的運營策略。對發(fā)現相關主播及其經紀代理通過傳播低俗內容、有組織炒作、雇傭水軍刷禮物等手段,暗示、誘惑或者鼓勵用戶大額“打賞”,或引誘未成年用戶以虛假身份信息“打賞”的,平臺須對主播及其經紀代理進行處理,列入關注名單,并向廣播電視主管部門書面報告。

七、網絡電商直播平臺須嚴格按照網絡視聽節(jié)目服務管理的相關規(guī)定開展視聽內容服務,不得超出電子商務范圍違規(guī)制作、播出與商品售賣無關的評述類等視聽節(jié)目。以直播間、直播演出、直播綜藝及其他直播節(jié)目形式舉辦電商節(jié)、電商日、促銷日等主題電商活動,應按照網絡視聽節(jié)目直播服務管理的有關規(guī)定,提前14個工作日將活動嘉賓、主播、內容、設置等信息報廣播電視主管部門備案。鼓勵網絡電商直播平臺通過組織主題電商活動助力經濟發(fā)展、民生改善、脫貧攻堅、產業(yè)升級和供需對接。

八、網絡電商直播平臺要對開設直播帶貨的商家和個人進行相關資質審查和實名認證,完整保存審查和認證記錄,不得為無資質、無實名、冒名登記的商家或個人開通直播帶貨服務。平臺須對相關信息的真實性定期進行復核,發(fā)現問題及時糾正。要對頭部直播間、頭部主播及賬號、高流量或高成交的直播帶貨活動進行重點管理,加強合規(guī)性檢查。要探索建立科學分類分級的實時動態(tài)管理機制,設置獎懲退禁辦法,提高甄別和打擊數據造假的能力,為維護誠信市場環(huán)境發(fā)揮積極作用。

九、開辦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的平臺要積極探索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服務于鼓勵倡導的直播節(jié)目,讓算法支撐優(yōu)質視聽內容的推送,對違規(guī)不良內容實現精準預警和及時阻斷。對點擊量高、成交量虛高、“打賞”金額大、業(yè)務類別容易出問題的直播間,要建立人機結合的重點監(jiān)看審核機制,跟蹤節(jié)目動態(tài),分析輿情和原因,及時采取措施,防止導向偏差和問題。

請各級廣播電視主管部門組織轄區(qū)內開展秀場直播、電商直播業(yè)務的平臺進行登記備案工作,按照本通知要求對已開展的秀場直播、電商直播業(yè)務進行全面梳理和分析研判。對初步篩查不符合要求的直播內容進行清理整頓;按要求督導相關平臺建立直播內容分級分類管理和審核制度,完善直播間、主播、審核員數量的結構報備、打賞控制等管理機制;對整體不符合開辦直播業(yè)務條件和能力的平臺,應通報有關部門,組織聯合關停其直播業(yè)務。此專項工作自即日起至年底集中開展,11月30日前將登記核查情況和規(guī)范治理的工作成效總結上報,重要情況隨時報告。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

2020年11月12日

延伸閱讀

直播平臺迎來強監(jiān)管 主播須實名 未成年人不能打賞

直播打賞必須實名認證、未成年人不能打賞、打賞資金須設置延遲到賬“冷靜期”……近日,國家廣電總局、市場監(jiān)管總局接連發(fā)布直播平臺及電商直播監(jiān)管新規(guī),直播亂象迎來強監(jiān)管。

直播打賞將有“冷靜期”

“00后”女孩打賞主播65萬元;9歲男孩刷父親信用卡1.6萬元為主播打賞;海南12歲小學生打賞主播花掉環(huán)衛(wèi)工母親4萬元辛苦錢……近年來,未成年人在直播間花費父母血汗錢大額打賞主播的新聞屢見不鮮。

據國家廣電總局官網23日發(fā)布的《關于加強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管理的通知》,網絡秀場直播平臺要對網絡主播和“打賞”用戶實行實名制管理,未實名制注冊的用戶不能打賞,未成年用戶不能打賞。

此外,平臺應對“打賞”設置延時到賬期,如主播出現違法行為,平臺應將“打賞”返還用戶。平臺不得采取鼓勵用戶非理性“打賞”的運營策略。對發(fā)現相關主播及其經紀代理通過傳播低俗內容、有組織炒作、雇傭水軍刷禮物等手段,暗示、誘惑或者鼓勵用戶大額“打賞”,或引誘未成年用戶以虛假身份信息“打賞”的,平臺須對主播及其經紀代理進行處理,列入關注名單,并向廣播電視主管部門書面報告。

過去,因為不當言論、違規(guī)帶貨等原因被平臺封禁,轉身就換個小號原地復活的現象十分常見。

在某短視頻平臺上,一位粉絲數1165萬的美妝博主在其個人主頁上直截了當寫著,“唯一小號:某某某”。“怕萬一大號被平臺封了,靠小號也能繼續(xù)帶貨。”一位粉絲說。而在各大短視頻等內容平臺上,有小號“馬甲”的主播不在少數。

根據廣電總局新規(guī),主播一旦被列入黑名單,不可“換馬甲”東山再起。廣電總局通知中提出,對于多次出現問題的直播間和主播,應采取停止推薦、限制時長、排序沉底、限期整改等處理措施。對于問題性質嚴重、屢教不改的,關閉直播間,將相關主播納入黑名單并向廣播電視主管部門報告,不允許其更換“馬甲”或更換平臺后再度開播。

此外,網絡秀場直播平臺要建立直播間和主播的業(yè)務評分檔案,細化節(jié)目質量評分和違規(guī)評分等級,并將評分與推薦推廣掛鉤。

直播帶貨成消費維權“重災區(qū)”

直播間公屏上,粉絲們熱情互動的留言不斷刷屏,可在屏幕背后,卻有大量機器人粉絲在充數。這樣的場景,在紅得發(fā)紫的直播帶貨領域似乎已不是新鮮事。

十多天前,一篇名為《一場李雪琴親歷的雙十一直播帶貨造假現場》的文章中,就講述了一場虛幻而諷刺的名人帶貨事故。一場科技產品類帶貨直播,數據顯示有311萬人圍觀和互動,但實際只有不到11萬人真實存在,和現場知名脫口秀演員李雪琴互動的大部分都是虛假的機器人粉絲。

在10月20日至11月15日共計27天的監(jiān)測期內,中消協利用互聯網輿情監(jiān)測系統共收集到“雙11”相關“消費維權”類信息1430萬條,日均信息量約53萬條。有關直播帶貨類負面信息33.41萬條,日均1.24萬條左右。近日,因疑似數據造假,買完不讓換,中消協還直接點名汪涵、李雪琴、李佳琦直播間。

11月5日,國家市場監(jiān)管總局發(fā)布關于加強網絡直播營銷活動監(jiān)管的指導意見,點名了網絡直播營銷中的違法行為如“售賣假冒偽劣產品”“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擅自刪除消費者評價”“對消費者依法提出的修理、重作、更換、退貨、補足商品數量、退還貨款和服務費用或者賠償損失的要求,故意拖延或者無理拒絕”和“發(fā)布虛假違法廣告”等8類直播違法行為。

直播平臺整改更具可操作性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浙江墾丁律師事務所丁夢丹律師認為,廣電總局新規(guī)提出了較為具體化、有針對性的措施,直指直播過程中存在的“打賞”“無資質”“冒名”或更換“馬甲”、缺乏評分檔案、平臺審核不到位等各種問題。對于直播者或提供直播服務的各類平臺而言,參照要求落地整改將更加具有可操作性、可執(zhí)行性。

此外,通知創(chuàng)設性地提出了可供平臺落地操作執(zhí)行的管理要求,例如,提出了須建立審核人員與在線直播間數量不少于1∶50配比的審核要求,在具體網站上進行直播主體的登記備案,落實實名制管理,特別提出了實名“打賞”、打賞延遲到賬、打賞限額提醒等。

不過,如平臺未完成整改,將面臨何種法律責任,或平臺內經營者、主播、機構未按平臺要求完成整改,仍存在違法違規(guī)行為,相關對象將面臨何種懲戒,通知并未作出明確規(guī)定。

丁夢丹提醒,監(jiān)管新規(guī)落地也存在一定的難點,例如在海量直播數據中如何進行證據固定,這對監(jiān)管部門稽查技術手段和技術投入成本都提出了較高要求。

(原標題:廣電總局:不為劣跡藝人提供公開出鏡發(fā)聲機會)

來源:北晚新視覺網綜合 瀟湘晨報、北京日報

流程編輯:u006

責任編輯:端焰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最新娛樂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陶火綺夢——當代柴燒器物美學展暨主題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人妻中出,国产精品视频分类精品,欧洲精品精美色视频在线观看,91九色精品国产